如果“避稅天堂”不再,我們還有其他出路嗎?

如果“避稅天堂”不再,我們還有其他出路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2017年發生的“天堂文件醜聞”事件,當時震動全球。這個事件直接導致了歐盟出臺了一條新法案,叫做經濟實質法案,這條法案大概的意思是:它要求像BVI、維京群島或者開曼群島這些空殼公司、或者純持股公司要有足夠的員工和辦公場所去持有和股權。也就是說要麼在當地必須有實質經營,要麼要在當地進行交稅。

如果“避稅天堂”不再,我們還有其他出路嗎?

告別零稅天堂

2019年的11月份,也就是今年的11月份,OECD“經合組織”出臺了新的經濟實質標準.規定自2020年1月起離岸公司還有家族信託,將自動與實際受益人國籍所在地(國)交換收入信息.

也就是說這些離岸的空殼公司或者家族信託的信息將會被穿透,更意味著是“零稅天堂”這種時代的徹底告別。

如果“避稅天堂”不再,我們還有其他出路嗎?

尋找新出路

以上消息的出現,相當於我們原來為了進行避稅,只需要開離岸空殼公司的這種操作,一去不復返了。


那麼,面對這樣的劇變,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難道真的就沒有新出路了嗎?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天堂文件醜聞

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是指2017年11月5日被曝光的一份財務報告,該報告揭露了數以百計知名公司和個人的離岸利益,如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美國總統特朗普、蘋果公司、耐克公司等名人、企業都有涉及。

經濟實質法案與補充規定

2017年,歐盟針對已經被曝光的“天堂醜聞”事件,出臺《經濟實質法案》,法案針對離岸避稅的方式,要求殼架構要麼在離岸公司設立國當地必須有實質經營,如招納員工、擁有辦公場所等,要麼成為其他國稅收居民,在別國交稅。

2019年,歐盟針對《經濟實質法案》發佈新要求,即自動交換信息(SEOI),自發向殼架構的直接母公司、最終母公司,以及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所在地稅局交換收入、成本費用等等信息。新要求在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避 稅

避稅(TaxAvoidance),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或稅法允許的辦法,作適當的財務安排或稅收策劃,在不違反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達到減輕或解除稅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