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哈哈哈~世界這麼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在中國雲南有一個地方,抬腳就可以出國,收腳即可回國,國與國之間的界線,似有似無。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銀井寨

  在我國的邊界有一條從瑞麗通往弄島的公路,將一個傣族村寨分為兩部分,中國的這邊叫做銀井寨,而緬甸的那一邊則稱為芒秀寨。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由於當地居民有著同樣的習慣,因此兩國人民來往的非常密切,很多時候買菜都要出國,上廁所還要簽證。

  中方的一側稱做銀井寨,緬方的則稱做芒秀村。因為整個村子的村民本是一脈,所以村民們並未對中緬國籍存在太多排斥。許多芒秀村的小孩依然還是選擇跨越國界到達教育較好的銀井寨上學,村子的教學也由特殊的雙語(即漢語和緬語)教學。而銀井寨的村民也時常跑到芒秀村那邊買早餐什麼的,畢竟那邊要便宜點,而這裡的村民早已忽略國境的概念。兩邊村子的居民經常串門,隨便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就是出國了。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當然也會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譬如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那邊結果,緬甸的雞跑到中國的居民家來下蛋。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一寨兩國水井

  邊界線剛好穿過村中的一口水井,被叫做「一寨兩國水井」,村民同飲一井水,也是村中最有名的景點之一。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很多人慕名這裡的鞦韆而來,它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做「一秋蕩兩國」,這個鞦韆在中緬兩國的邊境線上,坐上去輕輕一蕩,前一秒在中國,後一秒就在緬甸了。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當地的小孩可以去緬甸或者中國上學,放學回家吃個午飯,就在這一來一去不知不覺中就出國了。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戶人家的房子修建在了邊境線上,他家客廳在緬甸,臥室卻在中國,連睡覺都能出國。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連睡覺都能出國

  後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糾紛,雙方商定邊界線兩側20米內都不能有建築物。

  為了方便兩國人民在寨子裡隨意出入,中緬雙方特意給本地人發了一個通行證,擁有這個通行證的人才能穿越國境,如果是外地人或者遊客,即使在寨子裡也不能隨便出國。

中國“尷尬”國界線:居民出國買菜 上個廁所都要簽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