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強東比,馬雲的996言論為什麼更讓人反感?因為社會進步了

966,讓全社會從未如此焦慮過!

“966”(工作時間從早9點到晚6點,週一到週六工作6天,休息1天)以及“966.ICU”兩詞,有望成為年度第一熱詞。短短几天的時間,無論是企業主,還是員工,我們看到了很多的鼓吹、不滿、無奈、調侃、焦躁、憤怒。。。。。。

兩位大佬的表態,是創始人和企業人格的寫照

首先是馬雲兩次談996,總結下來基本上就是一句話:像966這樣工作的BAT公司,是員工的福氣,很多公司想966都沒有機會。不為996辯護,只向奮鬥著致敬!

尤其是最後一次補丁式的長文,看似滴水不漏,的確是馬總教主式高高在上的說教風格,偏偏從官方到民間似乎並不賣帳。

劉強東也洋洋灑灑幾千字,發給內部員工的一封信,大意也可以總結成一段話:公司12年來一直在虧(2018年,物流業務虧損28個億),但我強東一直沒虧待各位兄弟,因為我也是一屌絲出身的。今天降低了你們福利和取消底薪,我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否則公司只有死路一條,但你們依然是行業內收入比較高的,希望能和公司共渡難關。

和劉強東比,馬雲的996言論為什麼更讓人反感?因為社會進步了

強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看出有一點人情味和大哥的風範。

看起來是兩件事,實際就一件事:如何看待員工的工作時間和福利?看起來是員工福利和公司制度的問題,背後是整個互聯網企業在網絡紅利逐漸消失以及網絡泡沫破滅之後陷入了困境。通過降低員工成本,提高員工的工作時間提高企業的利潤率。

即便事出有因,尤其是馬雲有關966的表態,還是觸及了大眾敏感、脆弱的神經。

為何一石激起千層浪?

1、966關乎職場的健康生態,關乎人們的幸福感。

過去,人們的幸福感來自於社會的相對公平、財富的相對均衡,人們比較容易滿足,而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比如好的空氣和食物,好的身體,穩定的工作,和諧的鄰里關係。而今,幾乎所有的幸福感都需要支配大量的金錢。雖然窮人和富人誰的煩惱多,因人而異。但窮困會帶給人很多煩惱,老話說,一分錢憋到英雄漢。

因為對財富的渴望,中國職場一直就有966的慣例,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從人性的角度,不得已而為之。儘管違反勞動法,但只要有合理的報酬,員工還是願意。但這事只能幹,不能公開去說。只能自願,不能強迫。尤其是對於馬雲具有足夠影響力的大佬而言,把是否966和是否奮鬥渾然一談,藉以綁架起來,儼然把966合法化的架勢,那就是逆流而上了。

因此,966的口子一定不能開,一定不能合法化,這也是網友們最為擔心和焦慮的。

2、每年大量的過勞死,觸及了職場人的神經。

我們經常看到太多的職場年輕人,猝死在加班的工作崗位上。一條條年輕鮮活的生命葬送在“奮鬥”之路上,這樣的奮鬥真的值得推崇嗎?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這已經不再是個個案了。

3、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在哪呢?

房價的連年高攀,醫療和出行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的家庭而言,未來需要撫養4個老人,可謂壓力重重。當員工把幾乎所有的時間用來工作,沒有了和家人的相處,沒有溫情的陪伴,何來美好的生活?這些並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4、中國最頂配的企業家,站位是否要更高一點?

如果此話出自一個普通老闆嘴裡,或許不會掀起如此大的波瀾。然而說此話的是馬雲,忠言逆耳不能成為其理論的論據和理由。作為一個普通的企業家,追逐利潤是本性,無可厚非。如果是馬雲,除了承擔回報股東的投資責任,是否更應該還多承擔一些社會的關懷?

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從來不缺奮鬥者,一直以來都不缺,無論是創業者,還是從業者。如果沒有從業者、普通員工的奮鬥,單靠一個創始人怎麼可能擁有今天火箭般的發展路徑?否則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體量從何而來?

中國勞動人民開始覺醒

1、所有的討論和行為必須建立在法律框架下。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不得不說人們的法律意識越來越高。儘管如此,依然會有很多的公司,尤其互聯網公司鋌而走險。無論是商業模式的鋌而走險,比如快要涼涼的互聯網“黑公司”—視覺中國。還是那些所謂大大小小的推崇“狼性文化”的公司,它們無視員工的合法權益,隨意剋扣工資和福利,建立毫無人性的無償加班文化。

讓員工以公司為家的文化,幾乎就是一個偽命題。員工和公司本質是一個利益交換的關係,是講道理的地方,而家是不講道理只講奉獻不投回報的地方。

2、切不可拿著奮鬥的雞湯和情懷教育大眾。

年輕人需要奮鬥,這幾乎是整個社會的共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深深影響了幾代中國年輕人。

創業成功者在鼓吹自己當初如何吃苦,如何拼命,以情懷的方式激發員工鬥志,指望員工和自己一樣,用創業的心態幹活,卻不讓他們享受創業成功後的成果,就是在耍流氓。

3、值得關注00後,90後的新思想。

90後、00後的年輕一代,他們更具有獨立的人格。可以說,越往後年輕人的價值觀將更加多元化。和70、80後相比,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已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他們需要有自己的個人生活,工作即工作,生活即生活,完全分開。講什麼虛無縹緲的奮鬥,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笑話。所以,大佬們需要研究新生一代們的所思所想。當然,也會有不少具有奮鬥精神的新生一代,只是不再全是清一色的了。

年輕人價值多元化,是時代進步、社會進步的必然。

4、即便有青春,但一旦消耗了健康,你將一無是處。

最新研究顯示,加班1小時,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絞痛、的風險增加1%。每週工作46小時或更多的人,風險更高。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患心血管疾病或猝死的風險是35%。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有自己才是真正關心你的健康的人。

5、不和不創業的員工談966,談什麼?

我比較贊同360周鴻禕的一句話,我已不強制員工996了,因為強制沒啥用。要想讓員工自願996,就是要讓他覺得這是在為自己幹活。小公司就要靠股票,內部孵化創業。這確實是一條正確的路,但很考驗老闆們的心胸。

羅素在《閒暇頌》裡說,勤奮成為一種高品質是統治階級為平民製造的枷鎖。這種枷鎖以後還會並將長期存在,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清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