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安徒生的故鄉,長期生活在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城

東港市,為遼寧省轄縣級市,由丹東市代管。

此地位於遼寧省東南部,東隔鴨綠江同朝鮮平安北道龍川郡相望,是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級市。

東港市原名東溝縣,1993年立市時更名,市名源自大東港港口。

大東港坐落在中朝易河鴨綠江入海口處,如果在這裡修建一座美人魚的雕像,不知道是不是有丹麥的模樣。

為什麼有這種遐想呢,因為這裡有一位丹麥人,讓東港人念念不忘。

聶樂信的名字在東港家喻戶曉,她的故國丹麥人可能都不知道她是誰,她在故鄉沒有留下任何人生軌跡。

她來自安徒生的故鄉,長期生活在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城


聶樂信原名艾倫·聶樂希恩,中文名字“聶樂信”,取的是聶樂希恩的音譯。

1871 年7 月,聶樂信出生在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父親是基督徒,她出生後即受洗皈依耶穌基督。

從現在留存的影像照片來看,聶樂信身材健壯,目光堅毅,神情端肅。

1896 年,聶樂信受丹麥基督教傳導協會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她先在北京學習兩年漢語。1898 年11 月15 日來到東溝的孤山鎮。

聶樂信來到中國的時代,正值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即將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后也即將率光緒皇帝到山西逃難。

她來自安徒生的故鄉,長期生活在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城

她定居東溝後,又趕上軍閥混戰,總之這是中國社會最糟糕的時代。

天下紛亂,暴民四起,民生毫無保障。東溝街頭常有乞討而死的屍骨,棄嬰更是常年不絕。嬰兒死亡率極高,山坡上經常升起焚燒死嬰的煙霧。

講東北歷史,怎麼都繞不開閻寶航。

閻寶航是中共情報戰線最出色的國際戰略情報專家。二戰時期,他獲取了有關德國閃擊原蘇聯、日本突襲珍珠港和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設防部署等三大國際戰略情報,並先後供給戰時盟國蘇聯和美國,被譽為中國的“左爾格”。

閻寶航曾受聘於奉天基督教青年會,他即將出國求學時,曾通過基督教會將妻女託付給聶樂信,她們在孤山聶樂信身邊有過短暫的居留,時間是1925 年夏天。

這個時候的,孤兒院裡流行了皮膚傳染病。為了隔離,孩子們被安置到一個閒置不用的兩間食堂的外間屋。閻寶航夫人高素,是這個家庭“招待所”的“所長”兼“炊事員”。

後來,這位夫人去了重慶紅巖村,周恩來總理多次稱讚高素“這是我們的好大嫂,革命的好媽媽”。

聶樂信就在這樣的社會景況中開始了東港歲月。她首先致力於辦學和救濟貧民,在孤山古鎮辦起了崇政女子小學和崇政貧民救濟所,收養無家可歸的棄兒,收留處於社會最底層無家可歸的婦女。

當時,東港凡是鰥寡孤獨,只要沒飯吃活不下去的,都來找聶樂信,聶樂信都毫不遲疑地接受。

聶樂信身邊的貧民越來越多,最多時有三四百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聶樂信卻安然篤定,對投奔而來的貧民做著有條不紊的安排。

在很多人的記憶裡,聶樂信簡樸而勤奮:“她個子很高,走路很快,手裡經常拿著活計,不停地幹著。就是在做小禮拜時,她也不停地編織些活計,很少看到她閒著。她裝束簡樸,腳上經常穿一雙布鞋。她住的屋子無什麼陳設,只有一張床。”

她來自安徒生的故鄉,長期生活在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城

聶樂信讓手快的織花邊兒、織檯布,體格好的上山放繭、種地、養奶牛、養雞,產出的牛奶和雞蛋,給棄嬰和貧病交加的老人吃。

後來,聶樂信的花邊兒工廠和養牛養繭種地也支撐不了龐大的開銷了,她想買點田產以便養活更多的人,政府不允許外國人在中國置業,聶樂信便加入了中國籍。

她入中國籍的那天,東港社會各界都來慶賀,有商家還吹吹打打送來了匾額,聶樂信也滿臉喜色,按當地風俗擺了好幾桌酒席。

1947 年,東港成立了人民政府。孤山教堂的丹麥人都回了國,聶樂信卻執意不走。

土改中,聶樂信置的一百多畝地和兩百多間房產都分給了窮人,當地政府給聶樂信留下了足夠晚年生活的一座小樓、一些田產,責成教友王成仁照顧聶樂信的生活。

聶樂信又創辦的崇政女校,不但開啟民智,還拯救了許多棄嬰和孤兒,使她們成年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她來自安徒生的故鄉,長期生活在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城

聶樂信收養的孤兒姜寶珍,其在崇政女校畢業後,聶樂信又供她讀了大學,姜寶珍畢業後回孤山鎮報效母校,擔任了崇政女校校長。

解放後,崇政女校成為了聞名全國的孤山中學,郭沫若為這所學校題寫了校名,至今郭老的手澤還鐫刻在學校門前。

聶樂信從丹麥移植到大孤山的杏樹已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孤山杏梅”成了這方水土獨有的特產。遠近聞名曾有移栽,所得皆不及孤山原產杏梅。


她來自安徒生的故鄉,長期生活在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城


孤山杏梅色澤橙黃甜蜜,最大的像桃子一般大小。每年夏天鄰近各縣都有孤山杏梅出售,據說多為贗品,真正的孤山杏梅少而彌珍。

1960 年夏天,聶樂信在孤山古鎮去世,終身未嫁。臨終前,她要求死後埋在大孤山腳下。

自聶樂信二十八歲騎著大馬來到孤山,至九十歲耄耋去世,聶樂信總計在孤山生活了六十餘年。

聶樂信的名字已經和東港融為了一體。至今,這裡還留有她太多的念想:三育堂,孤山杏梅,被她拯救的孤兒寡母……每到春天,聶樂信從丹麥移植的杏梅花兒就開了。

這就是聶樂信,一位來自丹麥的非童話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