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因疫情第一季度收入為零,大批企業面臨破產?如何"活下去"?

2020大批企業宣告破產,疫情三個月收入為零?企業如何"活下去"?


  2020年初大批企業宣告破產,疫情三個月收入為零?這種情形下企業如何"活下去"?

2020因疫情第一季度收入為零,大批企業面臨破產?如何

  西貝莜麵村老總賈國龍的說“如果疫情持續,西貝即使向銀行貸款,也撐不過三個月。”

  “倒閉”或將成為今年全國零售市場的普遍現象,酒類零售也難獨善其身

  最近有個老闆朋友向我訴苦:“最近真的太苦了!因為疫情,三個月收入為零,公司資金流斷裂,想到公司的租金、人員工資、庫存壓力就夜夜失眠。可是員工一個個還和沒事人一樣,沒有業務做就混日子,看到這場景分分鐘想辭退他們!再這樣,我真的撐不下去了!”所以,老闆裁員不是沒原因的。

  一次疫情,確實是讓太多企業面臨難題!企業久久不能復工復產,員工工資還要照常發放,無形中,就給企業帶來繁重的成本支出。

  不僅是中小型企業,接著上面老總西貝賈國龍也有著同樣的擔憂:“以往最近這個月,會是收入最好的一個月,在現在驟降的情況下,光這個月的營收損失就超過7億元。”

  在疫情肆亂的環境下,我非常理解這位朋友的焦慮,所以我站在企業降本的角度,建議他合理運用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享受財政扶持,降低企業稅負,從而緩解企業的經濟壓力。

  如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達到稅收最優?

  如果無特別的區域限制和要求,可以在稅收優惠區成立分公司或子公司,設立後當地有很多的優惠政策,可以取得更多的稅收扶持。

  有限公司

  增值稅:按照地方留存稅額的40%-70%進行扶持

  企業所得稅:按照地方留存稅額的40%-70%進行扶持

  案例研究:

  重慶某建築公司:年繳納增值稅2000萬元;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通過享受

  增值稅扶持可高達700萬元

  企業所得稅扶持可高達280萬元

  這些園區對於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都是有一定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可以不用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地址,註冊入駐園區後,正常履行納稅義務,享受園區的稅收扶持政策。

  企業可通過在地方園區新成立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以“業務分流,外包”的方式來合理解決企業的進項問題,個人獨資企業可享受“核定徵收”政策,綜合稅率不超過5.18%。以一家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500萬業務為例,所需繳納的稅分別為:

  增值稅:14.56萬(小規模3%)

  個人所得稅:約10萬

  實際綜合稅率約為4.9%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經受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難,所以,很多企業家可能往往擁有不止一家公司,一般設立這些公司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原因。同時,企業只有通過合理運用政策,合理降低企業稅負,進行自救,增加企業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