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做廚師,寧波大學這位同學的宅家生活可以說是相當豐盛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宋超 孫佳韻

“既然不能推開門就看到一個恢復了正常的世界,那就努力一下,讓揭開鍋蓋的那一瞬間,讓人感覺到一日三餐還是一如往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的大三學生楊柳婷在網上曬出了疫情期間的“美食日記”,兩個多月來,她自己動手,做出了各種類型的飯菜。在這個因疫情而顯得無比漫長的寒假期間,她在廚房裡釋放想象力、動手能力和旺盛精力,每日鑽研新品菜餚,讓專業在擺盤上加分,用手藝為飯桌上添彩,用美食抵禦疫情帶來的焦慮情緒。

“跨界”做厨师,宁波大学这位同学的宅家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了

雛燕反哺,百道新菜讓長輩樂不可支

“今天的餅皮包的有點醜,但是菠菜卷雙拼還是很美味!”楊柳婷曬出了最近的新菜品。菠菜榨汁和麵做餅皮,裡面夾上肉片和新鮮的生菜,外面撒上黑芝麻,就像久違的路邊煎餅果子的升級版。

從東北鍋包肉到廣西螺螄粉,韓式辣醬烤肉到五分熟的菲力牛排,甜點還有芝士古早味蛋糕、酸奶慕斯蛋糕等等,楊柳婷融匯中外美食的朋友圈讓人垂涎三尺。說到做菜的初衷,她直言,一開始想通過自己做減脂餐達到減肥的目的,但隨手一刷就刷到很多美食製作的視頻,餐桌的菜也是越來越豐富。

因為楊柳婷的父母工作忙碌,她就挑起了照顧長輩的擔子。每天的午餐成了爺爺奶奶最享受的時光,他們總是滿懷期待地看著孫女從廚房搬出一道道他們從來沒吃過的菜餚。

“跨界”做厨师,宁波大学这位同学的宅家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了

“看著食材都是在菜場常見的,但是婷婷總能做出我們沒見過的樣式!”為了把菜餚做得還原度高而且符合長輩的口味,她還調整了配料表,“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而且從來吃的都是口味清淡的杭幫菜,所以做川菜的時候我會適量減少辣椒,更注重突出食物的鮮。”在食材和烹調方式上,她大量選擇了即使牙口不好也能享用的菜色。經過她的悉心照料,一對80多歲的老人不但沒有因為不能隨時出門遛彎而覺得煩惱,反而心甘情願地宅在家裡看小孫女來回“折騰”。偶爾出門,他們還會眉飛色舞地向鄰居們說起自己的宅傢伙食,引起旁人羨慕。

“跨界”做厨师,宁波大学这位同学的宅家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了

專業擺盤,課堂所學為菜品增光添彩

有鄰居調侃地對楊柳婷的爺爺奶奶說,大學生在家學做菜是不務正業,但她卻表示,做菜的時候也能學以致用。菜餚的味道到底如何,只有品嚐的人才知道,用圖片進行展示時,精緻的擺盤在很大部分上決定了他人對食物味道的定義,而學產品設計專業的她將建模渲染、材料設計等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到了擺盤上。

“跨界”做厨师,宁波大学这位同学的宅家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了

“產品設計在建模渲染階段會有很多不同的配色選擇,菜品擺盤也一樣,要利用食材的紋理、顏色、形狀、結構,達到平衡視覺與味覺。”楊柳婷表示,《材料構成》這門課就給了她很多靈感。例如柔軟細膩的蛋糕適合木質盤或是白色盤,用乾淨的底色平衡蛋糕給人帶來的甜蜜感覺,在旁邊放一杯咖啡更有視覺“解膩”的效果,而韓式炒年糕本身的顏色就非常鮮亮,讓人有飽腹感,用生菜鋪底的深色平盤盛出,再點綴上白芝麻,可以達到“讓主食變零食”的錯覺。

“跨界”做厨师,宁波大学这位同学的宅家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了

楊柳婷從廚房獲得成就感和治癒感已經不再侷限於朋友圈,在小紅書、抖音帳號上,她詳細編輯了圖文、視頻製作教程,獲得不少網友的評論和贊。手持設計專業為她鍛造的鑰匙,她表示將從課堂中吸取養分,在廚房裡繼續磨練自己的廚藝,爭取走出“美食博主”的發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