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房子評分低於60分的就不要買了

肺腑之言:房子評分低於60分的就不要買了

買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家庭窮盡N個錢包、一家之力買一套房子,結果買了以後才發現很多因素沒有考慮到,存在一些缺陷和遺憾。因此筆者根據自身多年買房經驗,總結了買房應該關注的14大要素,並結合重要程度進行賦值評分,希望在你買房的時候能夠提供一個參考和幫助。

地段10 李嘉誠先生的“地段地段地段”論是大部分購房者都接受的理論,因此買房首先就要考慮地段,這個地段從狹義上講肯定就是越靠近市中心越好,當然也要因人而論,因地制宜,需要結合自身需求,如工作範圍、產品偏好、生活半徑等,之前看到有個網友說在長沙買房,坐城鐵去湘潭上班,這就有點過了。另外,市中心相對而言老破小會比較多,價格也會比較高。但是地段仍然是買房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地段賦值10分。

交通10分 交通狀況這裡主要指的公交和地鐵,而相較於公交線路而言,地鐵更具優勢。有了地鐵才能保證方便的出行,減少堵車造成的煩惱和困擾。因此 (長沙地鐵沿線樓盤一覽)得到了越來越多購房者的青睞,甚至都成為很多購房者考慮的首要因素。而事實證明,地鐵周邊的房子確實無論是保值還是增值性都更好。

肺腑之言:房子評分低於60分的就不要買了

學區 10分 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必然是首當其衝的關注點。因此學區房在購房者的心目中分量也就日趨加重。以至於出現了地下室天價學區房、學位房的怪相。這裡筆者溫馨提示,溢價過高的學區房還是要理性對待,畢竟政策風險是誰都無法預料的。當然價格相近的前提下,有學區保障的房子還是更加值得入手,這點毋庸置疑。

商業 10分 周邊的商業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適。有個商場,日常購物更加方便,逛逛商場、嚐嚐美食也不失為人生一樂。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必須給商業打10分。這一點,當你想請客吃飯都要跑20公里的時候就會體會到了。

肺腑之言:房子評分低於60分的就不要買了

物業10分 物業是業主長期面對的一個物種,業主花錢請的,誰都不想請一個爺回來供著。因此物業質量對業主生活乃至對樓盤升值空間都有著很直接的影響。因此買房需要對配套物業做一個調查,如果業內名聲太爛的物業還是算了吧。每天住在房子裡,揹著房貸壓力,還得和物業鬥智鬥勇,這就尷尬了!!

裝修狀況10分 為什麼給予裝修狀況10分呢,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錢包。如果精裝修一定要看樣板間,看下是否存在太嚴重的貨不對板,精裝修收費3000一平,實際成本怎麼也得到1500吧(已經不錯了,很多樓盤能到1000就不容易了)。如果有毛坯那就更好了,雖然國家提倡統一精裝交房,但是對精裝沒有制定合理的約束機制,就不會得到市場的擁護和認可。

環境5分 小區環境其實也是很多購房者重點關注的一個因素,但是為什麼只給5分呢,因為環境雖好,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更多的都是三點一線的生活,環境好與不好其實沒有太大益處。我一個朋友買了很高端的一個小區,環境沒話說,小區內有山體公園,有湖泊,雖然位置有點偏,當時架不住環境好啊。其實生活中很少會去爬山,甚至連在小區走動的機會都不太多。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因素的分值會越來越低,對房產保值確實加分不多,因此其實不太建議購買環境溢價太多的樓盤。

公園5分 小區周邊如果有個公園,茶餘飯後可以散步聊天,跳跳廣場舞,也還是非常舒適的。但是也不是必須品,對生活的影響不是太大,有則更好,沒有也可以接受,因此給予5分。

肺腑之言:房子評分低於60分的就不要買了

戶型5分 戶型誰都想買南北通透的、開間大進深小、明廚明衛的,但是好的戶型可能面積太大,價格也不秀氣。因此建議買房時不要過於強調戶型,只要不出現特別奇葩的戶型(手槍型、長廊型等)都可以接受。當然同樣價格的情況下能買到相對優質的戶型那就更好了。

容積率5分 容積率直接影響到居住舒適程度。樓盤現在越建越高,密度越來越大。容積率太高,樓間距小必然會影響採光狀況。當然隨著土地資源的減少,這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但是買房的時候還是需要考慮,儘可能的買高點樓層,不然的話在高樓環繞下,本身就夠壓抑了,還沒有采光,長期居住估計會得抑鬱症!!

車位比5分 有些小區車位比特別低,這也會影響有車一族的出行狀況。天天上班夠辛苦了,還要想方設法的搶車位,箇中滋味,自己體會!!如果有地鐵的話,直接就不要開車了吧,節能環保還經濟實惠,哈哈!

公攤5分 樓層越高,公攤越大,高層基本上都25%左右的公攤面積了,因此很多購房者也會考慮公攤狀況。但是在賣出的時候其實還好,不會因為公攤大產生折價,因此,理性看待公攤,改變不了的就只能適應吧。

小區大小 5分 小區太小的話沒有公共配套,發展也比較緩慢,未來漲幅只會隨著大市,很大可能會跑輸大盤。因此買房時儘量避免那種只有兩三棟的小區,選擇中大型小區。當然,過大的小區其實也不太建議,本來小區臨近地鐵口,如果來個幾十棟,你住在最裡面,走到地鐵口兩三公里估計也不會太好受。

開發商 5分 開發商對樓盤質量和物業水平有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因此買房時需要考慮開發商。一般來說,大牌開發商的物業和建築水平相對而言都還算有保障,一般不會出現爛尾的狀況。不過近幾年來看也不一定,凡事無絕對。如萬科、恆大 、時代等一線開發商也都會存在質量問題和維權狀況。因此也不要過度迷信大牌開發商,尤其是在大開發商樓盤溢價較高的情況下。只要不出現爛尾的情況,其他開發商也可以考慮,一般品牌溢價在小區過了10年以後就會抹平。

這就是我多年買多套房總結的多條經驗,買房的時候可以給自己的房子打打分,低於60分的房子就再斟酌斟酌吧。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一起學習,眾生成長。

麻煩幫忙關注下,謝謝,關注可以瞭解最新長沙樓市相關信息,買房有問題還可以隨時提問,優先回復!看文多關注,買房沒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