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關於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降E大調作品55,也叫做《英雄交響曲》。稱作英雄交響曲的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和波拿巴·拿破崙有關係。其實這部《第三交響曲》在交響曲的歷史上也是佔有重要地位的,應該說是開山之作,也就是顛覆性的作品。

在這部《第三交響曲》之前,像大家都熟知的那樣,海頓創立了“交響曲”的體裁;莫扎特加以完善並使之成為一種成熟的形式,也就是固定格式。即使是貝多芬自己,他的前二部交響曲也還是沿著前輩開闢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在這部《第三交響曲》之前,海頓、莫扎特手下的交響曲都是那麼優雅和美妙,是沙龍里的藝術品。從這部作品開始,貝多芬把交響曲做成了一表達情緒的利器,裡面充滿激烈的音響效果,既有高昂熱烈的情緒;也有很多低沉的情緒宣洩。這部《第三交響曲》不僅對交響曲,甚至對當時的全部音樂都是一個顛覆,它影響了其後的所有音樂發展,因此說它是浪漫派音樂的鼻祖。在貝多芬之前,旋律在交響曲中佔據主導地位,作曲家為各個主題編制美妙的旋律,即使是連接部或者主題的展開也是非常優美。貝多芬在《第三交響曲》對這個旋律主導進行了顛覆,在這部作品裡驅動音樂發展的主要是情緒的變化,劇烈的情緒變化推動音樂向前進行,也推動聽眾的血壓變化。正是因為這種顛覆,這部作品一經上演便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有歡呼的也有斥責的。社會的每一次變革無不伴隨激烈的鬥爭,但是社會總是不斷前進的。音樂也是這樣,因為它畢竟也是屬於上層建築範疇。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在當時是對古典音樂的顛覆;若干年後,現代派的作曲家接著來顛覆貝多芬。不過,貝多芬自認為最喜歡的還是這部《第三交響曲》。關於這部作品的名字也是有一些琅琅上口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其實,這部交響曲的樂隊編制和莫扎特沒有什麼區別,僅僅是多了一把圓號而已,還是一個標準的雙管制室內交響樂隊的編制,銅管部分就是二把小號和三把圓號。用這麼一個室內交響樂隊營造出龐大的織體和劇烈的變化,包括巨大的音響動態範圍,貝多芬是首開先河。和評論界有不同看法不同,演藝界可是非常喜歡貝多芬的這部作品,甚至有樂隊申請多排練幾場,你看,多麼愛不釋手。人說音樂是音響和時間的藝術,這部交響曲的篇幅也是特別巨大,也是開山之作。按照貝多芬的速度把它演奏下來要差不多四十分鐘,以前莫扎特他們的交響曲可是隻有二十多分鐘。

這部《第三交響曲》的首演是於1804年在埃森堡,但是這次演出是一場私人音樂會,也就是給王公大人的專場,外加一些內部評論家,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媒體專場”。外界對這次媒體專場報道甚少,估計受到邀請的媒體人不多,而且作品本身太艱澀難懂,無法下筆寫樂評。而真正的公眾場首演是1805年4月7日在維也納劇院,貝多芬本人指揮。這個劇院現在應該是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不是那個金色大廳。《第三交響曲》的總譜是在1806年才出版發行,你說這部作品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這個帖子前面的圖片是1956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在國內發行的影印版《第三交響曲》總譜的封面,1979年重印版。三十多年前上大學的時候,它在我床頭放著,有空的時候我會拿起來翻翻。

第一樂章,熱烈的快板,四三拍,降E大調,奏鳴曲式。樂章一開始是樂隊強奏的二個降E大調主三和絃,非常飽滿,直接指出了這個樂章的情緒基調。接下來,在第二小提琴八分音符襯托之下,大提琴拉出六個小節的主部主題,就是所謂的“英雄主題”。其實,這個英雄主題是主部的第一主題。這個主部第一主題由降E大調主三和絃的三個音組成,構成一個簡單的分解和絃,結束在升C上。這個主題的結尾既不是全終止也不是半終止,而是一個開放的結尾。主部第一主題包括了二個動機,第一個是主題第一、二小節帶有熱情向上的情緒;第二個動機是主題第三小節和第四小節第一個音,這個動機的情緒是堅定有力。這個主部第一主題的音樂形象是莊嚴、雄壯的。大提琴呈示主部第一主題之後,第一小提琴引導單簧管和圓號重複這個第一主題,但是把那個模糊的尾部掐掉了。小提琴和木管不斷強調第一主題的第二動機,漸進到切分的強奏頓音,並逐步達到樂隊強奏,這是呈示部的第一個高潮,充分展示英雄的威武和莊嚴。緊接著由雙簧管在絃樂輕奏背景下吹出切分到小節第二拍的主部第二主題,這是一個柔美的下行附點音型,表現了英雄形象的另一個方面。經過不同聲部的模仿和重複之後,音樂很快又回到第一主題的音樂形象和情緒中。絃樂八分音符推動旋律線向上級進作為連接部進入副部,降B大調副部主題是一個二小節的十六分音符跳躍下行旋律,情緒與主部第一主題相同,在節奏上形成對比。副部中大量的切分和跳躍,以及旋律線的上下波動加強了雄赳赳的英雄形象。呈示部的結尾情緒逐漸平緩。

展開部從平緩的情緒開始向上推動,對主部第一主題進行展開,多取自第一主題的第二個動機,木管組第二主題與絃樂的第一主題形成強烈的對比。展開部的前部主要是主部二個主題的展開,它們之間的對比和衝突,不是十分強烈。副部主題進入對比和衝突首先是在第一、第二小提琴之間進行的,副部主題轉到F大調,與木管和絃樂低聲部的主部主題形成強烈的對比,小提琴奏出的副部和主部主題重疊在一起,形成激烈的戲劇性衝突,甚至於樂隊各聲部把主部二個主題和副部主題通過模仿、卡儂和賦格等各種對位交織在一起,特別是貝多芬標誌性的強奏震音、頓音和保持力度的四分音符,“乓、乓、乓”,效果極為震撼。絃樂高音區在強奏時的幾個不諧和音表現出特別激烈的情緒高潮。降E大調、降B大調、降A大調、降e小調、e小調交替出現,這些調性調式的變化也是非常頻繁,但是基本都是圍繞在降E大調的周圍。

進入再現部之前,樂隊迴歸平緩,圓號預示出主部第一主題的動機,樂隊強奏進入再現部。這個地方有點奇妙,絃樂是省略三五兩個音的屬七和絃,圓號卻是主三和絃的動機,音響效果有點怪異。好在這只是輕奏的二個小節,隨後樂隊強奏出完整的屬七和絃。再現部是經典的古典奏鳴曲再現部,主部第一、第二主題在原調再現,副部主題在降E大調再現,也就是回到主調。主部和副部在再現部得到完整再現,但是力度有所增強,情緒比呈示部更加堅定、莊嚴,特別是小號全力吹出的主部主題,燦爛輝煌,形成再現部的高潮。

再現部之後是一個龐大的結尾,有將近二百個小節,比整個樂章的四分之一還多。結尾的開頭與展開部的開頭非常類似,讓人以為音樂返回了展開部。結尾的內容與展開部也相近,把展開部裡面的一些主題的變化羅列出來,這些變化大多是主部第一主題和副部主題素材。因此,這個龐大的結尾還是在強調英雄莊嚴、堅定的形象。在結尾裡有主部和副部主題的對比,但是基本沒有他們之間的衝突。由於主部第一主題和副部情緒相似,這種對比也只是在節奏上呈現,不是十分強烈,整個結尾的情緒仍然是熱烈、活潑的。最後,音樂在樂隊全體強奏高潮中戛然而止。《第三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一共有差不多七百個小節,如此長大的第一樂章在此之前聞所未聞。

第二樂章,很慢的柔板,四二拍,c小調,三段體。一開始,第一小提琴奏出一段葬禮進行曲,低沉、莊重、肅穆,但不是悲哀。這個葬禮進行曲主題是第一段中的第一個主題。小提琴之後,雙簧管立即在高音區重複,雙簧管這個音區的音色使這個主題充滿了悲涼的情緒。緊接著雙簧管之後,絃樂奏出這一段的第二主題,從c小調變換到降E大調。這個第二主題少了一些悲哀,增加了明亮的色彩,它一出來就帶有鮮明的歌唱性,減淡了葬禮的悲傷氣氛,並且和第一主題形成鮮明的情緒對比。大提琴四個小節的連接句之後,葬禮主題又在f小調上出現,不過半截被雙簧管的第二主題打斷。葬禮主題經過一個簡短的展開之後,樂章進入C大調第二段。第二段主題是雙簧管吹出的一段明亮的上行分解主和絃和下行C大調音階,代表與葬禮主題死亡相對立的活力,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得音樂向著更加明亮的方向發展。葬禮進行曲中的這麼一段明亮熱烈的音樂好像是人們在緬懷英雄的輝煌業績,所以說貝多芬的這部葬禮進行曲不是對英雄的埋葬,而是一種緬懷和追思。這是它有別於其它葬禮進行曲的地方。這個第二段的尾部一個樂隊全奏後,只有絃樂的苟延,和聲變得模糊,調性轉往c小調,進入第三段。第三段的主題與第一段相同,好像送葬人們的思緒又從追思返回葬禮。葬禮主題之後是一大段對位,銅管代表壓制的力量,絃樂和木管的對位代表反抗的力量。最後還是死亡的力量主導了音樂的發展,在結尾的時候,葬禮主題被休止隔成一小段一小段,顯得支離破碎,英雄終於亡去。

第三樂章,諧謔曲,活潑的快板,四三拍,降E大調,三段體。這一樂章非常興奮、活潑,充滿朝氣。雖然貝多芬把速度寫成快板,其實演奏時已經接近急板。他代表了英雄活潑、樂觀、朝氣蓬勃的音樂形象。樂章一開始,絃樂快速頓音伴奏下,雙簧管在降E大調奏出跳躍的第一主題,隨後長笛在降B大調重複。反覆之後,絃樂對伴奏作了一個小展開。之後進入第二段,仍然在降E大調,三把圓號直接奏出第二段第一主題,這是一個軍號旋律,也有人說它是狩獵號角。這個主題由降E大調原位和轉位的主、屬和下屬和絃組成,金光燦爛,非常漂亮。第二段的第二主題是木管的一段上下起伏旋律。第二段中,這二個主題交替出現,上下翻飛,讓人眼花撩亂。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複。中間有一段切換到二二拍,在快速進行中形成強烈的節奏衝突。最後,定音鼓推動達到樂章高潮並結束。

第四樂章,終曲,很快的快板,四二拍,降E大調,變奏曲。這個樂章是一個勝利頌,多主題變奏曲。樂章一開始是一段狂歡式的引子,模進下行,最後穩定在降E大調屬七和絃,然後是絃樂撥奏的降E大調第一主題,重複時木管在上方加入作為應答,情緒是勝利後的愉快心情。第一主題的第一個變奏是絃樂拉奏,短促的撥絃變成了悠揚的拉弓,情緒變成勝利後的平靜。接下來是雙簧管吹出歌唱性的第二主題,圓號在下方吹著第一主題作為對位,交相輝映。第一小提琴在C大調奏出第一主題的第二個變奏,第二小提琴、接著在下方模仿對位;中提琴、大提琴分別加入,形成模仿卡儂。接下來是第一小提琴和長笛在D大調上的第二主題的第一個變奏,歌唱性加強了歡快的情緒。前面這二個主題都是在降E大調上,類似於奏鳴曲的主部二個主題。接下來的一段進行曲風格的第三主題旋律是在降B大調上,堅定雄壯,和前面二個主題的情緒形成鮮明的對比,非常類似於奏鳴曲的副部,其實可以解釋成變奏曲的插部。音樂減弱之後,小提琴和長笛悠揚地在C大調上奏出第二主題的第二個變奏,期間還能隱約聽到圓號描繪的第一主題動機。接下來是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的一段賦格,第二主題逐漸隱去,只有第一主題在各聲部中出現,其中的一個聲部用快速十六分音符作為襯托,推動情緒達到高潮。一個延長音之後,樂曲速度變換為行板,木管奏出第二主題的第三個變奏。第一小提琴重複之後,在降E大調奏出樂章的第四個主題,又是雙簧管加以唱和,這個第四主題還是一個插部。這個插部是情緒上的一個轉換,從高昂變為冥想,好像在回憶。一個簡短的變奏之後,樂曲又進入高昂的情緒,圓號強奏出第二主題的第四個變奏,回到主調,由歌唱性變成雄壯的軍歌。這是一首勝利讚歌,圓號在呼喊,樂隊在歡舞,好像凱旋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突然,樂曲回到第一速度,狂歡式的引子素材又出現,這實際上是引子的變奏。銅管在奏著勝利的號聲,樂隊狂歡著奔向尾聲。全曲終。

德國浪漫派的經典錄音是富特文格勒指揮柏林愛樂,屬於早期錄音,音響效果不是很好。富特文格勒屬於典型的德國風格,注重細節,非常嚴謹。

富特文格勒的反面是托斯卡尼尼指揮NBC樂團,也是早期錄音,音響效果稍好於前者。托斯卡尼尼調動情緒一流,細節上沒有富特文格勒那麼精密。

前面二者的綜合要數卡拉揚最佳,六十年代錄音最精準,後來的錄音更多是為了錄音的音質,表演的成份太多。

伯恩斯坦也是善於造勢的大師,據說有人看見他在指揮到高潮的時候用手揪自己的頭髮往上拔,估計是杜撰。

還有一些值得推薦的版本包括瓦爾特、朱里尼、科林戴維斯等等。據說萊納指揮芝加哥愛樂應該也能排上榜,下回找來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