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蘇州拿地引發在華二次落子猜想


Costco蘇州拿地引發在華二次落子猜想

Costco正加快中國市場的佈局。4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開市客(蘇州)貿易有限公司以14254.3萬元的總價拍下了蘇地2020-WG-20號地塊。這也是繼今年2月以來Costco上海拿地後的又一動作。


Costco蘇州拿地引發在華二次落子猜想


據瞭解,該地塊位於高新區城際路西、迪卡儂(蘇州)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南,未來將建成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大型會員制倉儲式超市。隨著Costco的正式落戶,該地區將成為聚集日本永旺夢樂城、瑞典宜家、法國迪卡儂以及美國Costco四大商家的核心商貿區。

事實上,Costco進軍蘇州早有跡象。此前,北京商報記者曾通過天眼查App發現,蘇州開市客(蘇州)貿易有限公司已於2020年1月16日成立,註冊資本為422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由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00%持有。對於此舉是否意味開市客將進入蘇州市場,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繫Costco方面求證,但未獲得回覆。不過,此次拿地後,蘇州將有望成為我國內地第二個擁有Costco的城市。


Costco蘇州拿地引發在華二次落子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星河控股集團聯合Costco旗下獨資子公司Pudong Warehouse Development Limited獲取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區東區PDP0-1402單元F01-F06地塊,並將Costco在上海的第二家店設在浦東康橋。去年8月, Costco在上海閔行區開出首家門店,開業當天便人滿為患,眾多驅車前往的消費者甚至要排隊3個小時才能進入Costco停車場。

在零售業快速革新的當下,Costco的會員制+低毛利的模式能否較好地適應中國現階段消費市場仍未可知。對比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巨頭於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紛紛開拓中國內地市場,Costco的入華節奏相對緩慢,這背後受到消費習慣和購買力的影響。事實上,Costco對亞洲地區的試水已有一段時日,只是到2014年才入駐天貓國際試水內地市場,隨後於2017年開設天貓旗艦店,通過一般貿易進口方式進一步探路中國市場。

不過,Costco的加緊佈局掀起了中國會員制超市的競爭,此前的中國市場幾乎是山姆會員店“一家獨大”的局面。據悉,山姆會員店和Costco的產品多為批發式的生活用品及生鮮蔬菜,此類會員制大超主要面對的是人口在4人以上的中產家庭,或是擁有別墅的客群。零售業專家胡春才指出,無論是山姆還是Costco,這類會員制大超的生鮮產品為冷凍產品,而中國消費者更青睞新鮮的生鮮果蔬,若是產品結構不適合中國消費者,則未來發展如何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