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渣變飼料技術方法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土豆加工主要是提取澱粉,但隨著澱粉產業的發展,薯渣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文獻指出,目前我國大中型澱粉廠共700多個,年產土豆澱粉130萬t,排放土豆廢渣約400萬t。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畜牧業不斷髮展,特別是奶業的快速增長,出現人畜爭糧、飼料原料供應緊張,原料價格逐年攀升的局面。可見將土豆渣開發成飼料原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有效緩解這兩方面的壓力。

土豆渣變飼料技術方法

土豆渣是在土豆澱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主要成分為水、細胞碎片和殘餘澱粉顆粒的副產物。鮮土豆渣含水量高達80%,不易儲存、運輸,腐敗變質後產生惡臭,易造成環境汙染;若烘乾則成本過高,增加企業負擔,通常作為青貯配料或當成廢渣作掩埋處理,但會導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汙染。

土豆渣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果膠等可利用成分,同時含有部分澱粉和少量蛋白質,可作為發酵培養基,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因此,土豆渣的利用與開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土豆渣的營養價值土豆渣主要含有水、細胞碎片、殘餘澱粉顆粒和土豆皮細胞或細胞結合物。其化學成分包括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遊離氨基酸、寡肽、多肽和灰分。

土豆渣變飼料技術方法

採用益富源複合菌粗飼料發酵劑代替酵母菌作為發酵劑生產土豆渣單細胞蛋白飼料,不僅提高了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而且還改善了飼料風味和提高了牲畜的食慾。

發酵方法:

配料:稻草或秸稈粉粉碎後5-30%,土豆渣佔60-70%,益富源粗飼料發酵劑的使用量按2-3‰添加,其餘可用玉米粉或米糠,其中玉米粉或米糠和豆渣的比例可根據豆渣水分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土豆渣變飼料技術方法

混合: 先將益富源粗飼料發酵劑用玉米粉或米糠稀釋,按1:5的比例,然後與要發酵的物料充分拌均勻(為了達到混勻目的可以採用逐步稀釋的辦法),再加水拌勻,物料含水率一般控制在50%左右。

其判斷辦法為:將拌好的發酵物料緊抓一把,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鬆開落地即能散開為適宜。若能擠出水汁,落地不散開,則含水率大於50 %,太乾太溼均不利,應調整。

土豆渣變飼料技術方法

密封發酵:拌勻後隨即裝入盆、缸、池、塑料袋等容器中,用塑料薄膜覆蓋好,在自然氣溫下密封發酵2-3天,等有香、甜、酒氣時即可飼餵。大規模發酵時可直接堆放在乾淨的水泥地板或發酵池中,加蓋塑料薄膜密封發酵即可。

發酵配料時,加的玉米粉越多,酒香味越濃厚,加的玉米粉少,則酸香味比較突出,發酵產物烘乾後色澤為深棕黃色或褐色,顏色均勻,並具有發酵豆渣特有的香味。

土豆渣變飼料技術方法

用土豆渣和玉米秸稈混合青貯,發酵後青貯料味道酸香、適口性好,奶牛喜食,採食速度明顯提高,既提高了玉米秸稈的營養價值,同時也提高了秸稈的利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