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我們要怎麼辦?

一聽到壓力我就會想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畫面,下面會把這個畫面分享給大家

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我們要怎麼辦?

這就是電影《地心引力》(英文名Gravity)的劇照,電影拍得很棒。我為什麼會想到這個照片呢?十幾年前我的曾經的老闆在開大會的時候跟我們講:“你們不要跟我談壓力,每個人都懼怕壓力。但我告訴你們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沒有壓力,一個就是太空,一個就是天堂或地獄。要想沒壓力你就別活在這個世界,或者你去太空,那樣就沒有壓力了!” 每次我看到這種太空的照片就會想起那個老闆給員工打雞血講壓力的畫面,說實話他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回到我們的身上,每個人的每一分鐘都在經受著各種不同的壓力,重力本身也是壓力,還有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壓力其實是來自於人大腦中的思想。那麼什麼是我們大腦中的壓力呢?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對我們是壓力時,而且壓力過大的時候,其實這些壓力的來源都來自於我們的情緒。情緒構成了大腦中的壓力,但不是所有的情緒都會帶給我們壓力。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情緒。有些是高漲的,也有一些是低落的。比如:你很高興、很快樂、奮進、熱愛…這些就是高漲的情緒,他們會帶給我們力量,對我們做事起到推進的作用,人們喜歡叫它正能量,它們是好的情緒。

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我們要怎麼辦?

相反,就是低落的情緒,比如:悲傷、憤怒、憂慮、悔恨、憎惡、厭煩、悲哀…在我們的人生中它們屬於低落情緒,人們通常說這是負能量,會給我們帶來不好的情緒。

然而在我們人生中還會有第三種情緒,我們經常看到但可能不會在意,比如說認同、平靜、友善、愉悅、欽佩…這些情緒很容易被當作狀態而非情緒,所以我稱它們為中間情緒(或者叫做平靜情緒)。

生活中,當我們提到放鬆的時候,你的頭腦中第一反應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和朋友一起吃飯或者去KTV唱歌在家裡的沙發上看自己喜歡的劇或玩自己喜歡的遊戲,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鍛鍊身體,在山林中漫步或在沙灘上曬太陽,好好睡上一覺等等

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我們要怎麼辦?

如果分析以上做法共同點的話,就是去做些什麼,把我們的注意力“寄託”在沒有太多現實壓迫感的外在事物上來,或者讓自己暫時的失去意識,比如喝醉和睡覺。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讓我們感到壓力的事情或者情境,都源於這些事情會或者可能會對我們自己帶來評價。當我們過度關注自我的時候,往往就是我們壓力很大,不快樂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