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侵案”到神州起訴,再到卸任,劉強東疑為“京東”去標籤化

(文|蘇雁濱)近日,劉強東卸任京東總裁的消息,在互聯網上不脛而走,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作為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再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但這次似乎與近兩年的其他事件大有不同,這次的熱度,是劉強東有意"策劃",目的可能為京東去標籤化!

從“性侵案”到神州起訴,再到卸任,劉強東疑為“京東”去標籤化


為何要去標籤化?

很長一段時間,劉強東與京東牢牢地綁在一起,作為創始人,無論是劉強東出身貧寒的故事、還是劉強東商業天才的展現,對京東來說都是加分項。

毫無疑問,劉強東在購物體驗,特別是在“正品”、“物流”上,做得尤為突出,京東的發展勢頭也尤為猛烈。但京東也越來越多的被外界加上“劉強東”標籤,無論是劉強東送手機、還是“快遞小哥”買房等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的熱議與追捧,無疑把劉強東與京東綁在了一起!但直到負面事件的出現,讓京東遭受到巨大的損失與挑戰!

從“性侵案”到神州起訴,再到卸任,劉強東疑為“京東”去標籤化


  •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性侵案”

作為2018年熱議事件之一,最後雖然證實劉強東無罪,但股指下跌、經營受阻,讓京東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這一事件讓劉強東的形象嚴重受損,把公眾眼中那個“有擔當、有作為”的逆襲偶像改成了“出軌男”,這樣無疑讓整個京東蒙受損失!

  • 神州起訴事件

神州起訴事件,其實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商業事件,但在事件的醞釀中,卻頻頻把劉強東與神州總裁是老鄉的情況放在很顯著的位置,似乎“兩個人的關係”便能決定兩個公司發展的命運一樣,從而引發外界對“京東”資金與運營狀況的猜想!

劉強東卸任後,京東是喜?是憂?

劉強東,的確是一位有魄力的企業家,他優秀的商業規劃和市場預期,給京東的發展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與蘇寧、天貓的“3c”之戰中,京東時刻充當著對手的角色,他“無假貨、速度快”的購物體驗,已經深入人心!

從“性侵案”到神州起訴,再到卸任,劉強東疑為“京東”去標籤化


  • 從跡象表明,卸任後的劉強東,並非與京東劃清界限,而是由臺前轉為幕後。這樣更有利於京東今後的發展!
  • 因為所有的企業,不只是“領頭羊”的專屬,它屬於一種文化屬性的構成,這種構成往往依託決策者的性格,但也區別於決策者的整體,也就是說:企業需要有個性,但更需要整體的共性!

兩位互聯網大佬相繼退出,將傳達怎樣的市場信息?

從馬雲退出阿里巴巴到今天劉強東退出京東,可以說中國兩大互聯網平臺經歷了易主之勢,究竟給市場帶來怎樣的信息呢?

從“性侵案”到神州起訴,再到卸任,劉強東疑為“京東”去標籤化


  • 購物平臺發生新變化:從B2B到B2C到C2C,市場開始由企業對企業到企業對人再到人對人之間轉化,這種市場轉化的本事是源於平臺的開放與發展!無疑阿里巴巴是企業對企業(B2B)做的最好的平臺之一,而京東是(B2C)做的最好的平臺之一,這種商業模式隨著網購多元化的發展,明顯已經處於疲態,因此改變成了主流!
  • 企業重心發生變化:隨著市場變化,合作共贏的新趨勢已經迫在眉睫,風險投資的導向在近兩年開始從長線變革為短線,這是促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趨勢!
  • 聚集性商業開始普遍被市場接受,拼多多等集中化團購的概念,讓聚集性消費變成主流,這種以顧客體驗度為主導的“價格”優勢正在逐步擴大,這種趨勢對流量具有著很大的依賴程度,所以以引流為主的“自媒體”市場,正在成為聚集流量的生力軍!

關於劉強東卸任後,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歡迎留言 關注 評論,談談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