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才出了一部《哪吒》,之後千萬不要因時間而變味,我們都能等

從本週5開始,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社交平臺都被《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漫給刷爆了界面,觀眾紛紛給出了清一色的好評。確實,這部新上映的動漫再次讓觀眾看到了國漫崛起的希望。

目前《哪吒》已是上映的第二天,加上點映票房已經突破3億大關,也成功的打破了國產動漫界的各項紀錄,並且朝著國內影史最高動漫票房《動物城》的紀錄奮力追趕。

5年才出了一部《哪吒》,之後千萬不要因時間而變味,我們都能等

各大平臺給出《哪吒》的預測票房為20億左右,相信影片的最終票房也是相差無幾。

雖然《哪吒》會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也能讓多數的製作團隊獲得一個相當高的回報率,但是在這樣的成績背後卻反映出一個弊端問題,影片的製作成本太高,週期太長。長此以往,在利益的驅使下,必會走向真人商業片的道路。​

5年才出了一部《哪吒》,之後千萬不要因時間而變味,我們都能等

《哪吒》的製作用時5年,1600多人的日夜操勞,高達60多個動漫製作團隊,在他們共同協力下才出現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國漫的最高票房《大聖歸來》,田曉鵬用時8年,耗資6000多萬,還不算宣發成本,才獲得不到10億的票房。還有田曉鵬明年上映的《深海》,也是用時5年,耗資2億多人民幣,還不能保證票房成績。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投資商更願意低成本,高產量,來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從而走向真人商業片的流水線道路。

5年才出了一部《哪吒》,之後千萬不要因時間而變味,我們都能等

流水線的批量製作也不是不好,像好萊塢的批量流水線同樣能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想要達到好萊塢的水平,它需要一個相當高的工業水平。

在工業水平沒達到之前,各大影視公司為了搶佔市場,已經紛紛開始展開大批量製作,像現在的真人商業片,從劇本,選角,拍攝,到後期製作,幾十天就能產出一部,影片的質量可想而知。

5年才出了一部《哪吒》,之後千萬不要因時間而變味,我們都能等

根據好萊塢從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期間統計,六大製片廠產出的782部影片,它們的製作週期平均為871天,在他們那樣高的工業水平下,產出一部影片還需要兩年半的時間,那我們幾個月就能產出一部影片,在質量上能好了嗎?所以現在的那些“爛片”才會肆意恆生。

5年才出了一部《哪吒》,之後千萬不要因時間而變味,我們都能等

《大聖歸來》在2015年帶動了動漫產業,嗅到商機的光線影業組建了彩條屋影視公司主做動漫,動畫等行業,並開發了22部動漫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該影片沒能達到好萊塢的製作水平,但是該影片卻讓觀眾看到了國漫崛起的希望。

希望彩條屋之後的21部動漫影片,在質量上能一如既往,保持初心,不要走向粗製濫造的道路,在時間上,我們都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