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城市之眼”丹景臺——近瞰“東進”遠見“未來”

登上“城市之眼”丹景臺——近瞰“東進”遠見“未來”

登上“城市之眼”丹景臺——近瞰“東進”遠見“未來”

本報記者 胡大田 攝

"雙城記",讓成都東部新區建設迎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仲春,大地上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作為"城市綠心"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也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簡陽武廟鎮櫻桃也已至成熟之際……昨日,由《成都日報》和《簡陽之聲》聯合發起的"錦觀直播.我為東進‘帶貨"活動走進東進一線,見證新區起勢之路,感受東部新區建設熱潮、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綠色生態、當地搶抓東進機遇發展"勢"場以及鄉村振興發展成果。近距離"瞰"東進,與市民在未來之城來了一場美麗的"雲邂逅"。

登上“城市之眼”丹景台——近瞰“东进”远见“未来”

美麗的三岔湖與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美景完美融合

"城市之眼":360度瞰美景

"我們一大早就從家裡出發了,過來還是挺方便的。"在昨日直播第一個點位"城市之眼"的現場,碰到前來遊玩的成都市民楊先生夫婦,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剛得知景區開放的消息後,就趁著好天氣前來"打卡"。

進入景區,記者就看到有不少市民提前到來,四處拍照、漫步,不亦樂乎、愜意悠閒。"快過來,幫我和‘城市之眼拍一張。"剛走到觀景臺下,王女士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城市之眼"合影。"咔",隨著快門聲響起,一張美照瞬間定格。

沿著木製坡道向前,經過"螺旋式"樓梯,就來到"城市之眼"丹景臺上。站在這裡,盡收眼底的綠,蒼茫遼遠,蔥鬱綿延。向後看,是成都的城市中央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聚峰谷、我的田園、寶倉灣、獅子寶、東來桃源等一系列未來"網紅打卡點"正在加速形成;向前看,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城、三岔湖等東進新地標盡收眼底,"未來之城"正在加速騰飛。"哇,視野太棒了,360度都是美景!隔著幾層山丘,都能看到遠處的三岔湖和簡陽新城。空氣也清新,心情一下就放鬆了。"丹景臺上,王女士對眼前的景色讚歎不已,不停地拿著相機"定格"壯麗景色。

觀景臺上不乏和王女士一樣興致高昂的遊客,他們有的張開雙臂擁抱眼前美景,感受山巔的清新與壯麗;有的打開手機調到全景模式,將景色拍成大片;有的直接錄成視頻,不一會兒,一段文藝的短片便在網上出現。

進入"城市之眼"內部,映入眼簾的是景區規劃展館,在一樓區域,市民可以到此詳細瞭解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規劃;二樓為植物科普館;三樓的咖啡館裡,不少市民正在此靜坐休閒。觀景臺對面,因山勢而建的棧橋與玻璃觀景橋相連,走在上面驚險又刺激,似乎景色也因此多了一分俊美。沿棧橋緩行而下,955畝成片綠植讓人彷彿置身於森林的奇幻旅遊。此外,景區內還設置了森林集市、熊貓郵局等具有時尚、文化氣息的消費場景。

展覽展示、科普研學、觀光休閒、戶外運動、文創體驗……看著眼前這些多樣的應用場景,不得不感嘆,一場有關文、體、旅、商、農、林等產業的有機融合正在不斷進行,"築景、成勢、聚人"業態格局正在加速實現,全天候旅遊新名片不斷響亮。登"城市之眼","未來之城"盡在眼前。

登上“城市之眼”丹景台——近瞰“东进”远见“未来”

市民在丹景山觀景臺觀景

櫻桃熟了:區域協同共發展

目光沿"城市之眼"向下延伸,一條條道路如玉帶般盤抱在重疊的山巒之間,構建起完善的交通系統,為城市綠心提供暢通的"輸血"網絡。

圍繞丹景臺景區核心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正在加緊施工,龍泉山森林綠道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據瞭解,旅遊環線全長245公里,沿線途經成都高新東區(空港新城)、龍泉驛區、青白江區、簡陽市、金堂縣等區域,有機串聯道路沿線景點景源、特色小鎮及產業功能區,通過增設與外部高、快速路網接口,實現交通內外轉換、南北聯繫、東西貫通及快進慢遊的環山旅遊功能,最終形成兼顧旅遊與交通、具備市政配套功能的景觀道路,實現生態體驗環、康旅悠閒環、城市漫遊生活體驗環、大區域聯繫環、產業驅動環"五環合一"。此外,還將實現與成巴高速、成南高速、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速、天府國際機場高速等高速公路的互通。

在武廟鎮的直播點,當地的櫻桃正處於採摘期,來自各地的採購商正與當地百姓一起採摘已經成熟的品種,也有部分市民前往體驗。當地負責人介紹,武廟鎮積極搶抓旅遊環線和森林綠道建設機遇,以丹景臺景區核心區建設為典範,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產業互融,不斷為高端度假需求發展創造條件。目前,當地建立產地銷售+互聯網模式,帶動百姓增收致富。同時,擴大水果產業規模,以"一鄉一節"活動為抓手,舉辦柑橘、櫻桃等水果採摘品嚐活動,發展旅遊採摘經濟;以品種改良為突破口,優化品質提升,進一步完善全鄉水果種植品種規劃,新發展櫻桃種植250餘畝,杏子種植160餘畝,枇杷品種改良600餘畝。本報記者 趙榮昌 攝影 胡大田

原標題:與未來之城來一場美麗的“雲邂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