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一本治癌書。竟有著千絲萬擼的聯繫。

熊頓,本名項瑤。作為漫畫家、插畫師,曾出版過《熟女單身日記》、《減肥俠》等多部漫畫繪本。2011年8月病倒後被確診為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俗稱“淋巴癌”)。2012年8月,她的“抗癌”漫畫系列被出版成書《滾蛋吧,腫瘤君:我與癌症鬥爭的一年裡》。書中,熊頓以她抗癌治療的過程和內心感觸為素材,用170餘幅單幅漫畫,講述自己的抗癌故事。

2012年2月,熊頓開始以《滾蛋吧腫瘤君,記錄與腫瘤抗爭的病院日子》為題在網絡上發帖,對自己的親身經歷的漫畫還原,感動了百萬網友,佔據頭條熱帖位置。熊頓堅持使用明麗的色彩、生動的筆觸,以及不怕爆醜、極為“自嘲”的方式,紀錄下就醫期間的悲喜點滴,她在面對癌魔侵害時的堅強樂觀讓網友經常“流著淚、卻笑著看完每一篇更新”,熊頓從此也被網友稱作“抗癌漫畫家”。

然而,她的病情依然不斷惡化。2012年11月16日晚間8點54分,一直由熊頓本人更新的微博“@熊頓XD”貼出一則消息:“項瑤,我們親愛的熊頓,已於今天17:25分離開。感謝這麼長時間以來大家對她的支持與關愛。願她在天堂還像以前一樣快樂,安好。”漫畫外的故事就這樣結束,沒有奇蹟。

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一本治癌書。竟有著千絲萬擼的聯繫。

在這部漫畫裡,主角熊頓是一個長著熊耳朵和熊尾巴的熊姑娘,沒有一點兒的淑女形象。熊頓解釋說,這是因為她本人就是一名彪悍的女子,“仗著自己‘壯漢型’的體格,晨昏顛倒,三餐不定。冬天衣不過三件,夏天睡不蓋毛毯。從來沒有為健康操過心”。這部漫畫雖然是在講住院生活,卻沒有一點兒悲傷的氣氛,反而充斥著樂觀、輕鬆和無厘頭。

在劇情中,熊頓先是一絲不掛地昏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住院之後的主管醫生是一位帥帥的梁醫生,又對著帥氣的主治醫師發起了花痴,為了“討好”英俊的梁醫生,任性地要朋友給自己帶化妝品,直到有一天知道梁醫生已經結婚生子,又做出很失望的樣子。從胸外科轉到血液科之後,主治醫生變成了另外一位小個子帥哥郭醫生。於是,漫畫中的熊頓又開始嚮往郭醫生。

帥哥醫生嫌熊頓胖,她就“無恥”地說,自己瘦了之後像林青霞;偷偷溜出醫院給前來探病的父母訂賓館,趁機在賓館裡享受空調;在醫院做檢查時,要做胸腔的穿刺醫療穿刺被她想象成兩條痛苦的蟲子和外星人,恢復之後,她把穿刺的傷口形容成“青春痘”一般;親屬聽醫生講述病情時嚇得要命,她本人卻拿著平板電腦“切水果”;趁媽媽外出,偷偷給自己煮酸辣面;治療之後,恢復了精神的她,要吃巧克力,要吃橘子罐頭,要看美劇,還要聽歌……

由於要做化療,熊頓被要求剃光了頭髮。作為一個女孩子,她雖然非常不願意光頭,但仍然在漫畫中調侃自己的髮型。漫畫中提到,從老家來到北京照看她的爸爸,在醫院附近剃成了光頭,還被她笑話。沒想到,當天下午,她也被醫院要求剃成了光頭,她還自嘲和爸爸的合影,就是分不清楚誰是誰的兩個光頭的合影。

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一本治癌書。竟有著千絲萬擼的聯繫。

從小愛看漫畫,長大後執著於大城市,畢業後單槍匹馬開始闖上海,為參加邁克爾傑克遜的歌迷會,果斷挺進北京,找房、搬家、交稿,工作生活壓力不斷。率性而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執著而迷茫,成為很多飄在大城市的年輕人的共同經歷。正如熊頓自己說的,“生活給予我的,不管是幸運還是坎坷,是喜是憂是笑是哭,這些通通可以成為付諸筆尖的素材。”

她用80後的語言,以漫畫的形式玩笑間真實地展示了在很多人還遠未接觸過的在醫院裡等待接受生死審判的過程,她給人們的是感動,簡單而有分量。罹患惡疾是偶然,但由生到死是生命的必然;創作漫畫是偶然,笑看人生是必然;生命中的一段不可避免的被塵埃遮掩是偶然,把自己的生活投諸於生命之火中燃燒、燦爛是熊頓的必然。作者簡單地從一個側面教會我們用自己心中的必然笑看生活中種種偶然,在浮躁的大時代,是難能可貴的。

她沒有留下什麼遺言,因為她從未想過會離開,她意識不清醒時,也一直在喊:“滾蛋吧,腫瘤君!”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價值所在,你不用去刻意宣揚就能感染他人。

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一本治癌書。竟有著千絲萬擼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