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忙碌了一整天后回到家中,映入眼簾的是孩子挖出了花盆裡的花泥,玩的不亦樂乎,客廳、臥室、廚房到處都是髒兮兮的泥巴......看到這一幕,寶媽是不是瞬間氣瘋,恨不得拎起孩子痛打一番?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就復現了這一場景。不過,作者老威特沒有放任自己的怒火,而是選擇冷靜下來,和孩子一起玩起了泥巴游戲。因為他發現,小威特是試圖用泥巴搭出一座房子,表現出了不錯的動手能力。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事實上,看起來越喜歡“搗蛋”的孩子,反而會越聰明,想法新穎奇特,動手能力很強。如果你家寶寶有這幾項表現,不要著急阻止:

1、 “拆家”能力驚人

“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不少寶寶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作妖”能力,一個不小心,孩子把力所能及可以打開的東西全部拆的七零八落,還玩得不亦樂乎。

其實,“拆家”不是孩子故意使壞,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喜歡動手動腳的孩子往往好奇心非常旺盛,執行力也很強,一旦對一件東西感興趣,就會立刻動手去探索研究。好奇心和創造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家長千萬不要隨意批評打擊。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2、 精力旺盛“多動”累人

不少孩子從會走路開始,就展示出了過剩的精力,不停的奔跑打鬧,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這其實是孩子精力旺盛的體現,說明孩子體力充沛、身體健康,思維和行動敏捷,家長可不要“嫌棄”。

應當引導孩子將過剩的體力轉移到個人興趣愛好上,圈出一個“安全領域”讓孩子在其中盡情探索,消耗精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一門特長。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3、 “話嘮”語言煩人

2-5歲的孩子處在語言發展的快速期,接觸到的詞彙語句會以超強的速度進入孩子的大腦,導致孩子經常“喋喋不休”,不斷地嘗試用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去學習語言。

雖然會讓家長覺得嘮嘮叨叨很煩,但這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極為迅速的體現,說明孩子對語言十分敏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這一時機做好引導教育,幫助孩子打好語言基礎,形成優秀的表達能力。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老話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魯道夫.德雷克斯在《父母:挑戰》一書中提出,隨便阻止孩子的行為會妨礙他的基本發展。

家長不要隨意打斷甚至阻止孩子認識和探索世界,而應當這樣引導孩子變得更優秀:

1、 尊重孩子的想法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要建立孩子完整的人格,最重要的就是給予其尊重和平等。孩子的想法可能天馬行空,但這是他以自己的節奏在成長。

那些總是頑皮搗蛋的孩子,家長應及時糾正錯誤,但也要認可孩子的個性,鼓勵孩子用更正確的方式發展能力。賞識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僅可以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思考意識和表達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傾聽孩子的觀點,幫助孩子採取更適宜的行動。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2、 為孩子創造探索的條件

孩子總是“犯錯誤”,大多是家長沒有設置出足夠安全的遊戲環境。所以,要想讓聰明的孩子不搗蛋,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遊戲的範圍和規則,指明哪些區域是可以去的,哪些則是“禁區”;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非常危險。孩子有充分的邊界意識,遊戲時可以更加自由,也不會輕易闖禍了。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3、 營造平等有愛的家庭環境

在平等的家庭中長大,孩子能夠學會尊重他人;在有愛的家庭中薰陶,孩子就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更加善良寬容。


孩子有這3種“搗蛋”的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耐心培養



家長的責任不但是給孩子吃穿住行,更重要的是營造輕鬆愉快、平等寬和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能感受到家人的尊重,從而自發收斂自己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