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銅到王者…..外賣小哥的“護胃”之路到底經歷了什麼?

"最多的一天跑了76單,至今還沒人破這個記錄。"

"太強了,公司養不起他了,就讓他做站長了……"

"你是沒見過他送奶茶的壯觀場面,兩條胳膊上都掛滿奶茶,一次可以送60多杯!"

面對同事的打趣,張順圳羞澀地笑了笑。他從2016年開始加入外賣騎手大軍,目前,擔任美團廣州天河花城匯站點的站長職務。在張順圳看來,過去三年,外賣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同行競爭壓力遠不如現在這麼大,人手也不像現在這般充裕,每天他的訂單多到"吃不下"。

隨著外賣經濟的深入發展,騎手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數據顯示,目前在廣東省,僅美團外賣就擁有30萬騎手,除了餐食以外,他們配送的物品還包括鮮花綠植、生鮮果蔬等。

一、從青銅到王者的"秘訣"

雖然才27歲,但張順圳看起來遠比同齡人成熟,他的"升級"秘訣說出來也是讓人心服口服,"在美團騎手APP中,每個騎手都一個屬於自己的'段位',外賣送的越多、越準時,'段位'就會越高。對於大多數騎手來說,第一個月是分水嶺,熟悉了周邊商戶情況,瞭解了客戶具體位置後,"'青銅'分分鐘躍升為'黃金'"。

從青銅到王者…..外賣小哥的“護胃”之路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普通騎手升級為站長,張順圳(左一)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後勤保障,圖為他在給外賣箱消毒)

當上站長後,他每天負責給騎手們做好"後勤保障"——為外賣箱消毒,檢查騎手的儀容儀表,檢查騎手的個人衛生包括指甲長不長、頭髮油不油膩等小細節,看上去都是很不起眼的工作,但卻關係到整個公司的形象和服務質量。

"這幾年明顯感覺外賣行業越來越規範了,顧客也比以前挑剔,大家都變得跟處女座似的。加上美團的管理要求特別嚴,騎手其實壓力挺大的。雖然很多年輕人帶著嚮往奔來我們這一行了,但流動性也很大,幾乎每個月都得補充人力。"張順圳說,公司面向騎手的招聘並沒有設太高的門檻,但很多人幹不了幾天就離職了,只因為耐力不夠。

為了穩定騎手隊伍,提高團隊的專業素質,外賣平臺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美團就將每年的7月17日打造成騎手專屬節日——717騎士節,增強騎手們的職業認同感,也引發了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還有一些外賣平臺設立專門的騎手驛站,夏天提供清涼飲料,冬天提供禦寒衣物,讓他們在戶外勞動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張順圳看來,現在的90後不像他們的父輩,一心"玩命"賺錢,經常是一年換一個工廠、一年換一個工地。他們更希望有一份體面而穩定的工作,有五險一金,有企業關懷,有"錢途"更有前途。

從騎手晉升到管理人員,張順圳顯然比一般的外賣小哥更"懂行"。和記者聊天的過程中,他不時把"5G""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雲時代"等名詞掛在嘴邊。他說,對整個外賣產業來說,騎手只是顧客看得見的部分,在後臺還有很多外界看不到的"project",為了給顧客提供更高效的配送服務,系統從接單、派單到跟單,一環扣一環,都在不斷地進行技術的更迭換代,而這些他以前從來不曾接觸的知識,深深地吸引著他在這行幹下去。

二、換了多份崗位後,騎手工作讓他定下心

曾智威今年21歲,加入美團外賣前,他幹過保安、技工、餐廳服務員,每次都做不長久,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2018年1月,他在老鄉的介紹下到美團設在廣州天河區的花城匯站點應聘騎手,一晃眼已經幹了20多個月。

從青銅到王者…..外賣小哥的“護胃”之路到底經歷了什麼?

(來自湖南邵東縣的外賣小哥曾智威,出生於1998年,他所在的外賣站點90後員工佔了81%)

"那是我第一次來廣州,我們站點負責天河商圈到珠江新城這一片的外賣配送,'師傅'告訴我這邊的訂單多的不行,不愁沒錢賺。"曾智威很坦率地說,一開始吸引他入行的,就是高薪誘惑。

不過,這份工作並不像他想象得那麼簡單。在珠江新城"混"了一個月,他才終於摸清了這個CBD中迷宮般的路線。

他的"師傅"叫寧定坤,是他在湖南的老鄉。寧定坤手把手花了一天時間教他用公司配置的騎手軟件,又花了一天時間教他用手機導航,然後就放他"單飛"了。

"前面幾個月不熟路,每天只能送20來單,現在平均至少可以送30單了,每月收入七八千。"隨著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曾智威也越來越喜歡騎手這個職業,"做騎手其實很簡單,一會騎電動車,二會用智能手機,只要心能定下來,就可以堅持做下去。"

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廣州街頭時,曾智威經常會想起小時侯在小鎮上騎車的情景,那是剛剛進入21世紀的年頭,邵東縣火廠坪鎮家家戶戶都把電動車或摩托車當作"家電"標配。少年時的曾智威肯定不能預見,騎摩托車這項"技能",未來竟能在工作上派上用場。

"我很喜歡騎著車在廣州四處兜風的感覺,尤其是在天氣好的時候,都不覺得自己是在上班。"

三、工資月入八千,每月能存4000、5000元

寧定坤在美團乾的時間稍久一點,和曾智威同齡的他看上去更成熟些。他解釋說,都是這份工作"害"他胖了30多斤。

為什麼當外賣騎手會有這種效果?

從青銅到王者…..外賣小哥的“護胃”之路到底經歷了什麼?

(小鎮青年寧定坤從快遞公司跳槽到外賣行業後,胖了三十多斤)

"你想想,每天在外面給人送吃的送喝的,久而久之就知道哪家店的東西好吃,忍不住就想去試試,更何況很多商家會給騎手打折,優惠力度最大的有六折呢!"寧定坤說,剛入職時他只有140斤,現在體重已經飆升到170多斤。

來美團之前,寧定坤在一家快遞公司上班,每月收入五六千元,跳槽送外賣後,月收入達到八千多,對於單身的他來說,確實足夠把自己喂得胖胖的。

他的另一個"徒弟"楊波,更習慣像以前在機械廠打工時一樣,把大部分收入存下來寄回家。

"扣除每個月3000多塊的花銷,剩下4、5000元可以存起來,一年也有小6萬,錢存在爸媽那裡,就是老婆本,他們對我這份工作還是很滿意的。"楊波2018年3月從浙江寧波輾轉到廣州,告別機械廠枯燥的流水線作業,新的工作讓他覺得很自由,"過去一個人在寧波工廠上班時特別孤獨,放假了也只能呆在宿舍,廣州就不一樣了,有很多朋友老鄉,加上送外賣可以整天在外面跑,不用定時定點守著一臺機器。"

楊波說,在湖南邵東縣,有很多年輕人靠送外賣賺到第一桶金,後來都出來創業做了老闆買了車,他也想和他們一樣,趁年輕努力打拼。

從青銅到王者…..外賣小哥的“護胃”之路到底經歷了什麼?

(用戶對外賣小哥的暖心好評)

【騎手心聲·最想說的話】

對商家:

1、 出餐要快!要快!要快!

2、 包裝要結實,別潑!別漏!別灑!

3、 仔細核對訂單,千萬別漏單!

對顧客:

1、高峰期超時,我們也不想,希望多點理解!

2、遇到惡劣天氣,理解和關心會融化我們的心。

3、收餐地址千萬不要寫錯了拜託!

4、電話要接啊,外賣到樓下了就是不接電話是幾個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