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果大掃描,“海馬”號入選!

2020年1月19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經部審定共有57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等10項成果獲得一等獎。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獎勵是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促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自然資源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自然資源部實施以“一核兩深三系”為主體的自然資源重大科技創新戰略,建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優化管控、生態保護修復技術體系,努力使自然資源主要領域科技創新躋身先進國家行列。

今天我們對獲得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成果進行集中展示。這些代表自然資源科技水平的優秀科技成果,解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關鍵重大難題,推動科技創新、激勵科技人員競攀科技高峰。

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

成果簡介:

針對青藏高原東緣鐵路、水電工程和重要城鎮規劃建設面臨的重大地質災害和工程地質問題,開展了活動斷裂及其地表斷錯效應、活動斷裂帶隧道工程穩定性、活動斷裂帶地質災害效應動態風險評估及減災關鍵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構建了活動斷裂帶工程地質和地質災害理論框架,研發了地質災害防範系列關鍵技術,為青藏高原東緣國家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和城鎮安全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成果亮點:

提出了場地工程地質穩定性定量評價及活動斷裂安全避讓距離理論公式,有效解決了活動斷裂避讓難題。

提出了活動構造區深埋隧道工程地質選線選址原則,為活動斷裂帶隧道選址和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

實現了兼顧地震和降雨的內外動力耦合作用下滑坡動態風險評估,以及基於InSAR技術的地震地質災害快速識別,研發了多尺度災害隱患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技術。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主要完成人:

張永雙、姚鑫、郭長寶、何思明、王立朝、楊為民、王濤、楊志華、蘭恆星、鄭萬模、張春山、李凌婧、吳瑞安、杜國樑、任三紹

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理論技術創新與應用

成果簡介:

項目成果來源於“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地質調查計劃、國家863計劃課題、地方研發計劃等項目。王貴玲團隊歷時10餘年,依靠科技創新,多方協同攻關,創新發展了地熱資源成因理論與勘查開發技術。

成果亮點:

本項目針對我國地質構造複雜、地熱成因類型多樣的特點,開展不同類型區個性化勘查與開發利用技術研發,豐富完善了地熱資源熱聚斂成藏理論,創新發展了地熱資源探測評價技術,建立了地熱資源梯級開發設計與優化技術體系,基本摸清了我國地熱資源家底,有力支撐了我國近年來地熱勘查評價實踐與產業化快速發展。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吉林大學、中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公司、東華理工大學、浙江陸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王貴玲、張延軍、趙豐年、藺文靜、張薇、孫佔學、馬峰、劉志明、梁繼運、夏驚濤、邢林嘯、王婉麗、朱喜、劉彥廣、何雨江

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

成果簡介:

項目攻克了不動產登記數據統一融合、集成管理、實時互通、安全防護、共享服務等關鍵技術難題,建成了覆蓋全國、四級聯通、業務化運行、由“一庫八系統”組成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2015年11月實現上線運行,2017年8月實現全國聯網。全國四級3000多個不動產登記機構、8萬多名一線登記人員每天在線辦理30多萬筆登記業務的登記信息,實時納入信息平臺,與國家黨政機關相關部門系統實現聯網對接。

成果亮點:

一是對自成體系、互不關聯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使用權等領域的數據標準,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設計和業務邏輯進行重構統合,創建出以宗地/宗海為底盤、不動產單元—權利—權利人—登記業務“四位一體”的不動產登記數據模型。二是建立了四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的實時互通技術機制,建成標準統一、相互關聯、覆蓋全國、實時更新的全國不動產登記數據庫。三是建立基於彈性搜索技術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總對總”網絡查詢服務體系。

主要完成單位: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浪潮軟件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劉聚海、賈文珏、張敬波、吳明輝、 張瑩光、於志剛、黃磊、謝明輝、況海濤、李彥、張菲菲、吳洪橋、餘前佳、李澤慧、鄧碧華

資源一號02C業務衛星工程及國土資源應用

成果簡介:

資源一號02C衛星為我國首顆民用高分辨率遙感業務衛星。項目在業務衛星發展應用機制建立、衛星研製、數據處理和應用關鍵技術攻關,以及應用系統建設和業務化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創新,實現了民用陸地遙感衛星從科研試驗型向業務應用型的轉變。自02C衛星發射至今,全國31個省(區、市)近120家單位使用02C衛星數據,在土地資源、地質礦產、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等領域累計應用規模約3000餘萬平方千米。同時,在農業、林業、水利、環保、海洋、測繪、交通、住建、統計、地震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成果亮點:

突破了大幅寬、多譜段、高分辨一體化衛星成像技術,創建了遙感衛星“一步正樣”研製模式。突破了非共線多CCD器件成像高精度拼接處理等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02C衛星地面數據處理系統,實現了數據標準產品的業務化實時處理服務。研發了12類、30餘種國土資源主體業務應用產品;自主研發了從數據實時獲取、影像集群處理、信息協同提取到在線應用服務的一體化國土資源衛星遙感應用系統。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浙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甘肅省自然資源規劃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

劉順喜、甘甫平、尤淑撐、郭大海、張慶君、李慶鵬、張振華、王忠武、王嘯虎、徐素寧、肖晨超、王榮彬、何宇華、鍾昶、史良樹

數字中國自然資源衛星立體遙感測繪技術及工程

成果簡介:

項目利用自主的衛星遙感影像,突破了高分辨率光學衛星影像多時相融合處理、多級格網數字高程模型快速生成、大範圍立體模型高保真構建等關鍵技術,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高分辨率三維立體平臺和虛擬現實系統,完成了多個版本2米分辨率全國正射影像以及三維立體中國的構建,開展了基於高分衛星的自然環境典型要素信息提取等應用。

成果亮點:

一是突破了高冗餘度影像製作高精度DSM技術,在無地面實測控制點條件下完成了全國無縫10米格網DSM的快速生產,整體高程精度優於4米。二是發展了基於不變地物信息統計的DOM勻光勻色方法,構建了多期2米分辨率衛星正射影像數據庫,數據滿足1∶5萬行業標準,生產效率比常規方法提高3倍以上。三是建立了覆蓋全國的1∶5萬比例尺精度的2米分辨率+10米分辨率格網的地形地貌三維立體產品。四是自主研發了立體中國三維動態可視化平臺。五是自主研發了水體、居民地、導航道路等典型要素提取系統,大幅度提高了自然資源要素自動提取正確率。

主要完成單位: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北京國測星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唐新明、雷兵、甘宇航、王華斌、嶽慶興、王玉、劉克、周平、王光輝、徐雪蕾、胡軼之、王霞、劉宇、張濤、鄭嬌琦

國土空間優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成果簡介:

基於國土安全底線思維,圍繞國土空間戰略構建、本底評價、底線劃定、陸海統籌、規劃可視化表達與動態監管等命題,研發國土空間優化關鍵技術,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項目成果在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等得到充分應用,培養了一支國土空間優化技術創新團隊,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支持。

成果亮點:

項目將現代地理學與系統論和大數據科學有機結合,發展了國土空間利用質量多因素多因子綜合判別模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集成技術,集成SAR與高分等主被動衛星遙感數據及離散動態實時AIS船舶位置大數據,突破信息提取、並行計算、挖掘分析等大數據技術,實現了包括選址與通達分析等內容的陸海統籌國土空間優化。

項目研發了基本農田後備資源識別技術,形成了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模型。研發了生態空間整體保護技術,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模型。構建了城鎮開發邊界識別技術,提出了資源環境承載與空間管制雙重約束的城鎮開發邊界調控技術,形成了底線約束及彈性調控相結合的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方法。

項目創建了市、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表達地圖體系。研究建立了面向對象的超媒體地理信息模型,構建了空間規劃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技術方法。研發了以時空信息、空間分析和區域建模等為主要內容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服務區域國土空間優化的網絡化、層次化和智能化管理與監測評估。

主要完成單位:

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李滿春、周成虎、陳振杰、黃秋昊、蘇奮振、李飛雪、楊康、陳焱明、姜朋輝、周琛、程亮、陳剛、馬磊、佔文鳳、李巖

黃土高原溝道土地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應用

成果簡介:

劉彥隨研究員帶領團隊應用人地系統科學和鄉村地域系統相關理論,研究提出了黃土高原“三段六帶”立體佈局和“治溝保生態,造地惠民生”新方略。建立了多維度目標優化、多尺度要素關聯、多技術系統集成的溝道土地綜合整治方案,併成功應用於中央支持陝西延安市治溝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設。5年完成了溝道土地綜合整治55.58萬畝,新增耕地11.70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42.29萬畝,年均增收2.24億元,年均增產糧食9.60萬噸。

成果亮點:

構建了流域人地耦合範式與土地綜合整治理論框架,提出了治溝先治水、流域水土氣生多要素集成的技術方案;建立了溝道土地整治多層級系統診斷模型,研製了增強型溝道土地整治技術體系,開發了溝道土地整治規劃智能模擬平臺系統;研發了以保水防洪為核心的溝道土地整治工程系列關鍵技術,破解了溝道土地整治中水土配置、邊坡防護與健康土體營造的技術難題和問題,創新了新造地“一季改兩季”現代農業新業態,踐行了“三生”結合、“三產”融合的國土空間治理新模式。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陝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省土地整治中心

主要完成人:

劉彥隨、成生權、李裕瑞、龍花樓、陳玉福、魏宏安、王介勇、侯憲東、張富剛、楊忍、李玉恆、周揚、劉正佳、楊園園、王永生

“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研製與應用

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果大掃描,“海馬”號入選!


成果簡介:

“海馬”號4500米作業級深海遙控潛水器(ROV)是我國目前作業能力最強的國產化深海潛水器。5年來,“海馬”號由自然資源部運作,轉戰南海和西太平洋,取得了首次發現“海馬冷泉”等水合物資源調查領域的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在海山富鈷結殼資源區多項探查手段的空白,大幅提高了我國深海探查作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是我國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應用的成功範例。

成果亮點:

攻克並掌握了4500米作業級深海遙控潛水器的核心技術,實現了90%的技術裝備國產化和“一步正樣”,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套大型深海ROV系統——“海馬”號。2015年3月,“海馬”號在南海水合物資源探查應用中首戰告捷,發現了我國海域第一個巨型活動性冷泉——“海馬冷泉”。同年6月,“海馬”號作為我國第一臺應用於西太平洋海山區富鈷結殼資源調查的深海遙控潛水器,顯示出強大的探查作業功能優勢。

5年來,“海馬”號實現了“百次下潛”,應用“海馬鑽機” 、富鈷結殼厚度原位探測儀等一批定製研發的國產高新技術裝備,創造了“中國ROV第一鑽”“4300米深海設備打撈”“與載人潛水器開展聯合科考”等多箇中國深海潛水器作業紀錄。

主要完成單位: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宇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友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完成人:

陶軍、連璉、陳宗恆、馬廈飛、劉純虎、顧臨怡、任平、溫寧、楊勝雄、張漢泉、田烈餘、陳先、胡波、陳春亮、馮東

中—高煤階煤層氣儲層地質與開發一體化理論與關鍵技術

成果簡介:

近些年來,我國在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建成兩個煤層氣商業化基地,但煤層氣行業仍面臨著區塊尺度煤層氣富集規律認識不清的理論問題,以及實現規模化高效開發難度大的技術問題。針對此問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基於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示範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開展了10餘年的攻關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理論與技術創新成果。

成果亮點:

項目立足於沁水盆地南部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圍繞煤層氣富集與高效開發的關鍵科學問題,建立了區塊尺度煤層氣富集理論,揭示了煤層氣儲集與產出微觀作用機理,構建了煤層氣藏精細描述技術體系,研發了煤層氣儲層靜態表徵與動態變化預測技術,創新性提出了中—高煤階煤層氣地質與開發一體化新思路,實現了煤層氣勘探—開發新突破。

項目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行業標準4項。項目形成的兩項理論成果被應用於5個煤層氣區塊,獲得累計新增地質儲量1490.61 億立方米(自然資源部備案900.47億立方米);兩項關鍵技術應用於14個區塊部署煤層氣井位、優化調整煤層氣井網、改造低效井和治理高瓦斯礦井,累計新增淨利潤3.4136億元,顯著推動了煤層氣勘查與開發技術進步和煤層氣行業發展。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學、中聯煤層氣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

劉大錳、姚豔斌、蔡益棟、常鎖亮、王勃、聶志宏、陳強、毛得雷

我國富鐵礦成礦理論創新與實踐

成果簡介:

項目成果來源於國家973計劃項目《我國富鐵礦成礦機制與預測研究》。項目針對我國富鐵礦嚴重短缺的現狀,以我國最具找礦潛力的沉積變質型、矽卡巖型、火山岩型和岩漿型富鐵礦為研究對象,在重大地質事件和深部地質過程與鐵巨量堆積關係、富鐵礦形成機制與控制因素、鐵礦找礦技術方法體系與富鐵礦成礦預測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顯著提升了我國富鐵礦成礦理論的國際影響力,為我國富鐵礦的找礦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同時理論指導實踐,取得找礦突破,帶來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成果亮點:

揭示了重大地質事件和深部地質過程對我國4種主要類型鐵礦形成的控制機理,豐富和發展了富鐵礦成礦地質背景的理論。

提出我國富鐵礦應主攻海相火山岩型富鐵礦,其次為沉積變質型富鐵礦,兼顧其他類型富鐵礦,為我國富鐵礦找礦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項目在找礦中取得了明顯效果,圈定找礦靶區18處,預測資源量65億噸,在西天山查崗諾爾鐵礦等地區勘查中得到驗證,潛在經濟效益顯著。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產資源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主要完成人:

張招崇、李厚民、李建威、張作衡、宋謝炎、牛向龍、許德如、侯通、李延河、謝桂清、於宋月、黃旭釗、李立興、段士剛、張青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