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試點棉花目標價格保險:“保險+期貨”成棉農收益“穩定器”

“今天早晨我碰到一個棉花販,他告訴我現在籽棉2.7—2.8元/斤,去年是3.6元/斤,今年價格持續走低,幸虧今年9月份農業農村局為我們棉農購買了棉花目標價格保險。對我們棉農來說,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啊……”11月4日上午10時,藍天白雲下,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桃花店村的“棉花育苗專家”陶春山望著自家豐收的棉田,黝黑的臉上帶著笑意說。

武城試點棉花目標價格保險:“保險+期貨”成棉農收益“穩定器”

陶春山經營的200畝棉田迎來了豐收季

今年57歲的老陶種植棉花已有30多年,近年來他通過土地流轉種植200畝棉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種棉大戶”。“棉花生命力極強,抗病蟲災害能力強,種植棉花還能改變土壤。”手捧著田裡雪白的棉花,老陶喜上眉梢,驕傲地介紹這是他自己育的種,經他培育的高產棉今年可以實現豐收——平均一畝地可產籽棉400多斤。

武城試點棉花目標價格保險:“保險+期貨”成棉農收益“穩定器”

今年棉花價格持續低迷,這讓很多種植戶犯愁

說起棉花的種植技術,老陶頭頭是道,算得上當地的“權威”,但是讓老陶擔憂的始終是棉花的價格和收益。“辛辛苦苦了一年,不想讓自己白忙活。”今年棉花價格持續低迷,採訪當天,鄭州期貨交易所棉花賣價為13050元/噸,“豐收不增收”成為了老陶這些棉農的一塊“心病”。為此,許多棉農紛紛轉種糧食作物,近年來武城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一度縮減。

今年9月,武城縣作為全省6個試點縣之一,由省財政承擔為全縣4.8萬畝的棉田、1.4萬戶棉農全部投保了棉花目標價格保險。保險約定:根據山東省棉花產業實際情況和當前的市場行情,承保棉花最低價格為15200元/噸,即每畝棉花最低保障收益折算為1216元,目標價格定為皮棉7.6元/ 斤。保險期限從9月1日至12月31日,每畝地保費為120元,全部由國家進行補貼。如果實際價格低於期貨價格平均值,保險公司將賠付價格差額。“保險期限長達120天,讓棉農保本,降低了種植風險。”正如武城縣農業農村局有關人員介紹說,“再加上政府執行的政策性棉花保險,為棉農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

“讓每一位棉農都知曉政策。”從7月份開始保險公司深入田間地頭,對全縣棉農全面摸底,及時下發明白紙,以鄉鎮為單位簽訂保單。“價格保險不需要農戶報案,如果結算價格跌破目標價格,鄉鎮會統一撥打保險公司服務熱線報案。”武城縣農業農村局有關人員表示,“承保棉田的面積越大,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越大。於是負責承保的兩家保險公司引入了‘保險+期貨’的模式,將棉花目標價格保險匯聚的風險在期貨市場總實現對沖,化解市場風險。”

武城試點棉花目標價格保險:“保險+期貨”成棉農收益“穩定器”

老陶自己經營的200畝棉田全部投保了棉花目標價格保險

今年9月,老陶聽保險公司人員介紹新型保險是“由政府買單”時,他的臉上樂開了花。“如果沒有目標價格保險,今年我至少要損失七八萬元。”“這是我從種棉花以來享受政策最好的一年,真是富農利農的好政策。”

武城試點棉花目標價格保險:“保險+期貨”成棉農收益“穩定器”

武城縣農戶購買的棉花目標價格保險全部由政府買單

眼下老陶的160畝棉花已經採摘完畢,剩餘的40畝正在採摘,他並不急於出售,反而將棉花儲存到自家倉庫,等行情變好再出售。“有了價格保險,我就更有精力鑽研棉花種植技術了,下一步我還打算嘗試‘棉花+花生’等輪種間作,不僅改良土壤結構條件,還能增產。”老陶信心滿滿地說,“明年我打算帶領著其他幾位種植戶繼續擴大棉花種植面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