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一年級小學生啦

我兒子——上同學,已經正式成為小學生三個星期啦!

開學第一週,一切正常,在風平浪靜中度過——小學一年級開學,老師肯定是先立規矩的,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各科任課老師,都是先從課堂紀律、學科要求說起。零零散散的規矩一囑咐,一節課、兩節課就過去了。再加上語文第一單元是"入學教育";數學呢,是認識大小、多少、方位等,這些對是不是零起點的同學來講都沒有太大區別,因此,第一週風平浪靜,OK!

第二週,語文開始寫生字了。我家上同學可是連筆都沒拿穩的那種"純小白",這一下就暴露出了巨大的差距。第一課的生字有四個:一、二、三、上。這對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來講駕輕就熟,完全不是問題,我家上同學寫得就很費勁了。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上同學寫的生字

上同學遇到的困難有:

第一,田字格的分區不知道。比如"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下格"等術語,一臉懵。

第二,筆畫的起筆、收筆完全不會。比如寫橫要先"頓筆",橫的收筆要"頓一頓,回鋒",都做不到。

第三,手對筆完全沒有控制力。

其實這些困難都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從讓孩子做"小白",我早就知道有這些困難在開學初等著我們,沒什麼意外。

我不可能一邊任由孩子做了"小白",又默默期待我給你驚喜——一開學什麼都會,完全跟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沒區別——那人家還都跑去上幼小銜接幹嘛?人家要解決的就是入學後的書寫、拼讀、計算甚至一些解題思路、閱讀等等問題。而我選擇讓我兒子孩子做"小白",就是要把解決這些問題的機會放在一年級啊!

那就直面問題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開始吧!

從第二週學生字開始,每天晚上用田字格本練習。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上同學寫的生字

一, 沿著田字格的橫中線,寫直。

二, 橫中線上面一小橫,橫中線下面一大橫。

三, 三橫中線上面一小橫,橫中線上一更小橫,橫中線下面一大橫。

就這三個看似超級簡單的、只有"橫"劃的字,上同學寫起來可謂是"狀況百出":橫寫不平,本來應該是稍稍往上斜的走向,總是往下落,導致"小橫"看起來像"大點"。該寫短的時候寫長了,該寫長的時候寫短了。明明是要寫在中線上,一落筆就沒在。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上同學寫的生字

還有"上",我兒子自己名字就叫"上",按說是會寫,可是同樣是把握不住筆畫的位置和長短。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上同學寫的生字

第二課的生字也是四個:口,目,耳,手。最難的是"手"的最後一筆"彎鉤",怎麼寫都是"豎鉤",一強調就乾脆真彎得像反"C"。尤其是最後收筆的"鉤",總是一個圓圓的弧度,沒有尖角。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上同學寫的生字

第三課的"火"是難點,一開始我們的難點是"撇""捺"的角度,等這兩筆攻破了之後,明明沒有問題的第一、二筆不知怎麼總是朝下了——"八"字型!

還好我兒子的爸媽都比較強大,沒有急躁,沒有批評孩子,只是每天耐心地練習而已。只有一次在寫"目"的時候總是寫的很寬很胖,在提醒了N次第一筆要靠近豎中線之後,上同學的第一筆下去依然是一個離豎中線有點遠的"豎"——我有點急:不是說要跟豎中線靠近些嗎?!上同學說:我也想啊!眼圈紅紅的,眼淚快要掉下來。我知道是自己急躁了,趕緊調整。

是啊,"我也想啊",兒子不是不認真的孩子,是我之前沒有給他練習,現在他的小手還不怎麼聽使喚,想到哪不一定能寫到哪。我急什麼呢?

從那天開始我真的沒再跟兒子急過,我總是說:只要你認真練,一定能越寫越好。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認真練習寫字的上同學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上同學寫的生字

在寫了大概十天左右,兒子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那天我做晚飯,上同學自己在客廳寫字。每當他寫了一個他覺得很滿意的字就喊我過去看,我就使勁誇獎他:"哇,像印的一樣!"上同學一邊寫一邊跟我說:"媽媽您知道嗎,天下沒有白白付出的練習,只要練就能好。"

"當然!"我說,"兒子,你現在不光字寫得越來越好,還成哲學家了呢!"

我倆就使勁笑!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小白”開學三個星期啦!表現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