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蒼溪“2345”監管新模式 譜寫市場監管新篇章

日前,四川省蒼溪縣縣委認為該縣市場監管局因在“春雷行動2020”暨知識產權保護執法行動中充分發揮了職能作用,市場監管有方,向省政府推薦該局為“四川省記一等功公務員集體”。

在“春雷行動2020”暨知識產權保護執法行動中,蒼溪縣提出“創新兩項機制”、“突出三個結合”、用活“四個平臺”、創造“五個率先”的“2345”工作法在成為全省市場監管的亮點,在3個月專項執法行動中,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51件,其中大要案件51件,移交公安機關4件,搗毀製售假劣黑窩點38個,案值近1000萬元。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黨組書記萬鵬龍對該局的工作專門作出批示。

創新“兩個機制”

“春雷行動2020”暨知識產權保護執法行動開始後,蒼溪縣創新會議推動機制,縣委分管領導召集縣級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先後召開2次聯席會議推動落實,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每月召開2次調度會,以發點球的方式,協調重大疑難案件查處。還創新實施了“五個一”責任機制,將每一項執法子行動,具體落實到一名縣領導牽頭、明確行動的一個牽頭部門、成立一個重案組,壓緊夯實縣領導和各部門工作責任。

突出“三個結合”

行動中,蒼溪局將疫情防控和穩價保供護民生結合,牽頭與公安、檢察、衛健、林業、農業、菸草等部門聯合組建的5個重案組亮劍執法,查處假劣口罩和消毒產品、假藥假酒假煙、虛假宣傳、價格違法、侵犯知識產權等涉及疫情相關案件282件;結合復工復產,破解企業發展桎梏。通過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所需原材料和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市場專項整治,查處借企業復工復產之機制假售劣、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和涉企亂收費等違法案件22件;結合3.15全民宣傳活動,強化消費者維權意識。開展網上執法成果展、識假辨假知識宣傳普及,開展“你點我檢”活動,邀請消費者參與各類產品監督抽檢112批次,增強質量監管的透明度。

用活“四個平臺”

在行動中,該局還用活用活傳統媒體平臺、網絡媒體平臺、社會宣傳平臺個維權志願者群體4個平臺廣泛宣傳行動成果。先後召開“春雷行動2020”暨知識產權保護執法行動”案件通報會、新聞發佈會5次,採取現場提問、成果通報等形式回應群眾關切和社會關注。在當地縣電視臺開闢執法行動專欄,專題報道執法成效。

主動對接各級網絡媒體,加強典型案例、創新做法和行動成效的推送,點擊率突破400萬次。利用車身廣告、鄉村大喇叭、LED顯示屏、橫幅標語等多渠道、廣覆蓋、全方位宣傳,形成強大的輿論宣傳氛圍。組織300名“3.15”維權志願者“進市場、進社區、進鄉村、進農家院落、進企業、進學校”宣傳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開展義務維權活動。

創造“五個率先”

在此次專項行動中,在全國率先破解快遞行業“二次收費”難題。促成中國郵政與該縣申通、圓通、中通等6家品牌快遞商簽訂《快件轉投委託合同》,構建聯合配送、集約共享的快遞末端派送體系,徹底根治了快遞“二次收費”邊遠鄉鎮“不能送貨上門”,群眾投訴信訪不斷等“頑疾”。

率先推行市場監管風險管控機制。創新建立市場監管領域涉安風險隱患管控機制,實行一本臺賬查隱患,三張清單(隱患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促整改,雙隨機抽查促落實。

率先發起成立“拒售假劣商品守法誠信經營聯盟”。該局主動倡議指導的30家生產經營企業發起成立了“蒼溪縣拒售假劣商品守法誠信經營聯盟”,向全縣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發出“守法經營拒售假劣、誠信經營拒絕欺詐、優質服務提升品質”的倡議,推動行業自律向縱深發展。

率先實行市場主體准入先行充電制度。編印《開辦個體企業知法守法告知書》和《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知識培訓教材》,網絡線上開辦“市場主體准入先行培訓課堂”,讓市場主體在入市前“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提高“成活率”,點擊量超過200萬次。

率先創新建立投訴舉報人(網民)現場監督調查處理工作機制。先後邀請13名投訴舉報人現場參與和監督投訴舉報問題的處理,全國30多家媒體和網站轉載,網上點贊達34.5萬次。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 顏偉 通訊員 穆健民 徐坤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