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被防的“閨蜜”

無論何時,人們對於感情之間的糾葛,總是非常感興趣的。一直流行的各類感情大戲正是迎合了人們的這種天性。相比於宮鬥劇,現代感情戲其中的人物之間的關係便於理解,讓人們更容易產生代入感。同時,因為不存在一夫多妻的情況,現代感情戲人物之間的感情糾葛基本都來源於多角戀。

或許是編劇們嫌戲劇衝突不夠,很多劇目都願意把多角戀再安排一個“閨蜜”的身份。當然,這裡說的“閨蜜”不分男女,統稱為身邊關係比較親密的朋友。這種友情再加上愛情的糾葛,往往讓觀者陷入情感之間的思考。

藝術雖然高於生活,但也源於生活。愛上好友的戀人這種狗血劇情並不是編劇們的獨創,而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類似的事情,哪怕沒有在我們身邊發生過,我們也應該在和朋友八卦的時候聽到過類似的故事,然後就開始感嘆要防火防盜防閨蜜。

我國自古就有“朋友妻不可欺”的倫理要求,幾乎人人都知道不能對好朋友的戀人產生感情。但類似的情況在當今卻層出不窮。我們刨除現代道德倫理的變化這個大課題,從我們都能理解的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現代人看上去更容易喜歡上好朋友的戀人。

在古代,相比自由戀愛,提親說媒所佔的比率更高。夫妻之間有的在結婚前都沒有見過,更不要說和自己的朋友見面了。婚後,由於傳統禮法的約束,主外的男性和主內的女性很少產生交集。就算是通家之好,也是男女分開聚會,各有各的圈子。再加上古達的交通不便,就算多多少少有些好感,由於時間和距離,這種情感也會被慢慢磨滅。而且喜歡上朋友戀人的這種情況在古代也不是完全不存在的。

到了現代社會,由於打破了傳統禮教,女性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男女之間有了更多的交集。而且在面對戀人的好朋友時,人們都會盡量展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再加上交通的便利,和朋友的戀人相處的機會大大增加。感情慢慢發酵,所以更容易出現愛上好友戀人的情況。

我們分析了這種情況發生的合理性,但並不是讓大家放下顧忌,肆無忌憚的去追求朋友多了戀人。雖然說在感情上是人人平等的,可不要忘記,在愛情之中,後來者本就沒有公平,除了道德上的壓力,要面對對方長時間的感情積累,同時還有一段友情的鴻溝無法跨越。就算真的成功了,那麼我們戰勝的,真的是他們的愛情嗎?還僅僅是一時的新鮮感給予的虛假的愛情?

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感,不但是對自己的朋友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總會有那麼一個合適的人,以合適的身份在合適的時間裡出現。什麼都不會破壞的愛情,才是最美的愛情。

不要做被防的“閨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