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文 月兮

“原生家庭”這個詞彙近些年越來越常見於各種心理分析中,似乎成人的各種心理疾病都可以通過對“原生家庭”的剖析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

於是我們會設想如果我們離開了原生家庭,那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會好一些。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便講述了由六個陌生人組成一個家庭的故事。

這部獲得戛納金棕櫚獎的影片,其實並沒有那麼溫暖,更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那根火柴。看著像一盞燈可以照亮黑暗,實際卻在黑暗中熄滅的理所當然。

1 原生家庭之痛

《小偷家族》的主角是六個落在社會底端的人,雖說有各自的職業,卻主要以偷盜為生。

一個是被丈夫拋棄的孤寡老人,會去前夫家裡收取紅包。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一個是以偷盜為生的中年男子,雖然幹著工場的苦力,卻時刻想著曠工和不勞而獲。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一個是洗衣的女工,時常從客人的口袋裡偷下一些遺落物品。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一個是停課做小姐的年輕女孩。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一個是跟隨男子偷盜的小男孩。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一個是被撿的小女孩。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若是現實生活裡遇到這樣的六個人,或許大多數人會表現出不屑與憎恨,畢竟小偷是為大家所不齒的。

但是是枝裕和卻探討了六人行為背後的原因,正如一個影評家這樣評論是枝裕和:在他的電影裡沒有善惡的絕對區分,只有對人物的關注。

影片其實也探討了原生家庭是否一定適合小孩的成長的問題

我們談起家庭總會覺得那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會給予我們無限的力量。

但這世界上其實並不是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是美滿幸福的,或許對一些人來說脫離那個原生家庭才是一種幸福。

而對於影片中的六個主角,他們的家庭便是他們想要逃離的地方。

那他們的家庭是怎樣的呢?

小男孩祥太被父母拋棄在了一輛車上。

小女孩友裡生活在一個家暴的家庭裡,她的媽媽在受到家暴後,一直拿她出氣。

年輕女孩亞紀在離家出走後,她的父母並沒有找過她,甚至向外人掩飾她的出走,因為對於她的父母而言,有個聽話懂事的妹妹就已經足夠。

洗衣女工信代一直被他老公家暴,直到中年男子柴田治和出手將她帶了出來。

那個奶奶卻被自己的老公和子女遺棄,成為了一個孤寡老人。

對於他們而言,家庭給於他們的是創傷、是折磨。

所以當友裡被柴田治撿回去的時候,大家問她想不想回家,她才說不想;

當友裡撿了短髮,換了名字叫凜的時候,她才對著鏡子第一次笑了起來,說更喜歡“凜”這個名字。因為對於她來說,這是一次逃離,或者可以說是一次重生。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是港灣,也並不是所有小孩都會無論受到什麼折磨還願意待在那個冷漠的家裡。

我們常說相識是緣分,但事實卻是你選擇了這個人,包括父母與小孩。

2 原生家庭的痛苦並不能決定你會成為不堪的人

我們開篇就說了“原生家庭”已然成為了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真的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嗎?

影片中當祥太同友裡賭氣出門後,友裡一直在寒冷的門廳處等著祥太的歸來。

信代和柴田治看見後,信代說道“她明明都被父母那樣的對待,應該不會懂得同情吧,是不會溫柔待人的。”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但友裡卻是一個溫柔的人。在受到母親的打罵後仍維護這母親,說是自己摔倒的。

我們的確不能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裡,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美國心理協會主席馬丁•塞利格曼也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實驗證明“童年的不幸不能決定你長大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

只是我們習慣於將責任推卸在他人的身上,但是自己的命運其實是有自己掌握的。

這六個主角或許各自有各自的缺點與不堪,但卻是溫暖的人。

信代為了維護友裡,被同事威脅而自動辭掉了工作。因為自己曾經受過家暴,所以才不願送友裡回家,會溫柔的抱住友裡,告訴她“真正愛你的人會像這樣抱住你”。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柴田治教祥太偷盜,僅僅是因為這是他所能教的全部了。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亞紀會抱住第四號先生給予理解與支持。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原生家庭的痛苦並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而是你怎樣去面對這些痛苦、怎樣去對待他人,這些才會決定你會成為怎樣的人。

3 只有原生家庭才能稱之為家嗎

世俗之言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以自以為的態勢去評判別人、去摧毀別人。

在世俗的眼光中只有有血緣關係的人才是親人,而只有親生母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人。

於是警察一邊抨擊著信代誘拐兒童,一邊將友裡送回家暴她的親生母親那裡,根本沒有詢問友裡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從言語上攻擊著信代“小孩當然需要母親,你這樣的人是無法明白的。”

僅僅因為生了小孩,就能稱之為母親嗎?

信代有所疑惑,她覺得友裡的媽媽並沒有資格作為母親。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可是世俗言論將她壓垮了,因為警察說“那是友裡有血緣關係的人,是友裡志願回去的”,然而,這卻是警察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自以為的。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最後信代叫柴田治帶來了祥太,告訴祥太他們是在哪裡找到他的,她覺得祥太也想找回自己的親生母親。

但事實是,當警察問祥太是否想找回親生父母的時候,祥太拒絕了,他寧願生活在孤兒院,而當他在回孤兒院的車上時,他也默默的叫柴田治為“爸爸”。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只有原生家庭才能稱之為家嗎?答案並不是肯定的。

就如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世上那麼多一樣的玫瑰花,正是因為彼此的付出和陪伴,才使得這朵玫瑰花格外的不同。

家之所以為家,那是因為它是一個給於我們無限支持與溫暖的地方。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其實並不是個有著快樂結尾的溫暖故事,反而是通過自我與社會的對立展現了人生的殘酷。

就如那個六個人生活的破舊房屋一樣,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包圍,顯得孤立無助。

但是殘酷中夾帶的溫暖,與對生活的樂觀卻如同煙花大會看不見的煙火。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煙火雖然被高樓所遮擋,但是卻擋不住煙火聲的響亮。

那是心底裡的希望。

什麼是家?是枝裕和戛納得獎影片《小偷家族》講述家庭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