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發電項目將繼續獲得國家補貼,但總量未定

麥電網訊:今年新增的垃圾發電項目,恐較難全部納入當年補貼項目清單。

國家發改委關於垃圾發電項目補貼政策的徵求意見稿出臺,新增項目仍將繼續獲得國家補貼。

4月3日,國家發改委起草公開了《關於有序推進新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於4月3日至4月1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明確,2020年1月20日後併網發電的垃圾焚燒發電(含沼氣發電)項目為新增項目,之前為存量項目。

對於新項目,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將繼續予以補貼支持,存量項目另行管理,但尚未明確今年補助資金規模。

根據《徵求意見稿》,1月20日成為新老補貼標準劃斷的節點。

光大證券認為,這一規定正式清晰地明確了存量和增量項目界定的時間點,斷絕了在建項目搶裝以納入存量項目的可能性。

據華泰證券數據顯示,去年底,城鎮垃圾焚燒產能為49萬噸/日,距今年垃圾焚燒處理規模達59.1萬噸/日的“十三五目標”,尚有10.1萬噸/日的距離。

近一年來,業內關於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能“退補”的議論不斷。

華泰證券2月14日發佈的研報稱,為趕在潛在的電價補貼取消前併網和完成“十三五規劃”,今年垃圾焚燒項目可能迎來搶裝。

除明確增量項目界定時間外,《徵求意見稿》還強調,新增項目將按以收定支的原則,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持補助。

以收定支原則,是指依據所籌集資金之多少,確定支出的量。即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年度增收水平等情況,來確定當年支持的新增項目補貼總額。

據光大證券估算,今年垃圾焚燒行業將有13萬-15萬噸/日的新增併網規模,若按300天運行時間,國補0.15元/噸測算,需要的補貼規模至少約16億元。但在樂觀情況的判斷下,預計今年垃圾焚燒項目新增項目的補貼規模只有約10億元。

光大證券認為,今年新增項目規模恐較難全部納入當年補貼項目清單。超出收入規模的項目,或由地方政府予以解決,或在後續年份予以支持落實。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主要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該基金設立於2009年,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原先規定的財政專項資金和依法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等。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2年發佈的《關於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2006年後核准的項目,按其入廠垃圾處理量折算成上網電量進行結算,每噸折算上網電量280千瓦時,執行統一標杆電價0.65元/千瓦時(含稅)。

上網電價高出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杆上網電價的部分,實行兩級分攤,即當地省級電網負擔0.1元/千瓦時,其餘部分納入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

今年以來,關於垃圾焚燒補貼問題,國家相繼出臺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

國盛證券研報表示,這些文件的總體原則是保障存量項目收益,改善行業內公司的現金流,新增項目以收定支,打消補貼退坡疑慮。

該研報認為,隨著補貼政策落地,垃圾焚燒行業景氣較高,行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上市公司儲備訂單充足,可以保障未來幾年的業績成長。


垃圾發電項目將繼續獲得國家補貼,但總量未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