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技術幫扶有保障 村民致富有盼頭

四川新聞網雅安4月10日訊(吳丹 王夢倩 文/圖)“今天天氣好,抓緊時間摘,大家辛苦了!”9日上午,走進石棉縣新民藏族彝族鄉大馬村黃果柑園裡,機動三輪車在田間來回穿梭,村民們戴著帽子、拿著剪刀、揹著揹簍忙著摘果子,脫貧戶劉成建一邊忙活一邊不忘給大家打氣。

石棉:技术帮扶有保障 村民致富有盼头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客商比往年少,果子價錢也偏低,但現在的行情還不錯。”劉成建相信只要有果園,就會有錢掙。

這對曾經是貧困戶的他來說,靠著黃果柑,一年就有幾萬元的收入,放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2016年,因為家中兄弟生病,且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小孩正在讀書,讓原本收入微薄的劉成建被列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深知只有發展產業才能改變現狀,劉成建卻因缺乏管理技術而困擾。

“雖然在2008年就種植了黃果柑,但之前管理技術相對缺乏。”慶幸有了黨委政府和駐村幫扶隊員的幫助,劉成建漸漸學會了黃果柑管理技術。

2017年,在其精心的管護下,他家8畝多地的黃果柑賣了5萬多元,同年,劉成建順利實現了脫貧。

如今,他的日子越過越好,卻沒有就此停下增收的腳步。“耙耙柑價格比黃果柑高,我們這裡的海拔和氣候也挺適合,去年我已經將100多株黃果柑改良成了耙耙柑,三年之後就能見成效。”劉成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