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這是非常專業的知識,而且很多人搞不太清楚,知道茶的不見得知道茶具,知道茶具的因為往往受限於只喝幾種茶,所以視茶有限,不知道茶具需求與差異。

我有機會在一個茶葉的世家,接觸的比較多種茶葉與各種茶具,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知道與分析結果,不對的再煩請大家指正。

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首先:茶葉有分綠茶、半熟茶與熟茶,其代表的就是其可氧化程度的差異

對於綠茶,尤其是越綠的茶,其活性越高,越容易氧化,其伴隨的問題就是容易苦澀,而且其氧化之後容易有異味產生。

所以,對於綠茶的茶具,要求的,就是要容易降溫,以及不要有茶垢的累積。可以看到古代喝綠茶的,大多以瓷器為主!因為瓷器降溫快,可以讓高溫維持時間較短,所泡出來的綠茶較不易因維持高溫過久而氧化或過度沖泡產生苦澀味。

另外,瓷器沒有毛細孔,所以不會卡住茶垢,即使稍為卡住,也可很容易清洗掉,綠茶所含蛋白質等成分活性都很高,如果沒洗乾淨,放著氧化之後,會有臭氮的味道,感覺並不愉悅。

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對於半發酵茶,如果太青,還是歸在綠茶那邊,容易氧化

半發酵茶與熟茶,其可氧化性比較小,而且其耐高溫性比較好,這種的就適合改採用陶壺或紫砂壺等等。

因為這兩種壺保溫性良好,適合維繫在高溫沖泡的茶種,如果是全發酵的熟茶,其不易泡出苦澀味(因為已經轉化),加上其葉子的微結構比較緊與死,需要用高溫的水稍微長一點時間來沖泡,才能將整個味道帶出來!

此時瓷器就顯得降溫太快而不適合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泡比較青的半發酵茶,甚至於會故意在泡茶盤裡面加一些水,那是要看茶種的喔!

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越綠的茶,希望陶壺降溫快一點,那就會把旁邊的水加多一點。很多人以為是為了洗茶杯,呵呵~~那是主要功能之一而已啦。

越綠的茶,泡茶盤裡面的水要越高,讓降溫越快!而全熟茶,反而不適合有水,否則降溫太快,反而要泡很久,且茶比較不容易泡出味道了。

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養壺是另一門技術,養的好的壺,的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養壺主要是適合在半熟以上的茶,最好七分熟以上。綠茶的話,會越養越臭,太青的話,一不小心也會養成臭壺。

半熟茶因為氧化姓小,其可氧化成份大多已經轉化,因此,其卡在陶壺上的茶垢,不容易再有變質等問題,因此茶壺養起來的茶垢,會有著濃濃的茶香。

要養壺,那個茶垢是不能洗的,但是,泡完茶要趕快用熱水衝乾淨後,放置陰乾。千萬不要有茶水在裡面長黴或發酵,那時候一堆壞味道卡住,會讓你刷也不是(會把好不容易養起來的茶垢刷掉),不刷也不是(有卡住異味與毒素)。

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如果持之以恆,養起厚厚的茶垢,光是茶壺把玩時散逸的茶香,就非常非常迷人….這種茶壺泡茶當然有修飾茶香的效果,因為不僅它吸收所泡的茶的香氣減少,還釋放出以前所泡的茶養起來的香氣。

所以香味會特別足。不過僅限於茶香啦!茶底味影響並不大,因為卡在茶壺上的茶垢,能影響茶水味道的成分太微乎其微了。

泡茶用錯茶具與方法,會讓茶泡不出特色,學養壺會替茶的香氣加分

後記

泡茶牽扯到的知識與技術非常多,像如果要泡大壺茶,器具與泡茶方式就要整個重新設計了。

用錯器具與方法,的確會讓一壺好茶完全泡不出特色,甚至還完全毀掉那泡茶,只會呈現出80%以下的茶感。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茶、同一個人評鑑,帶回家自己泡以後,與當初在試茶的感受往往評價南轅北轍。會不會泡茶及器具的選擇,的確很重要。#美食測評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