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父親在職考研:從不怕大器晚成,怕的是一生平庸!


在職考研er,特別是放下學習很多年,時間精力都有限,考研很關鍵的一環,就是結合自身能力選擇切合實際的院校。


選擇可能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也適用於成績中下、一心求上岸的應屆考研er,畢竟最近幾年的考研熱度不斷攀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我們要邊工作邊學習,那報考的院校就只能侷限在當地或者隔壁城市,很可能你期許的985高校報考專業並不招收非全,甚至可能需要跟全日制的考生爭奪這僅有的一兩個非全名額。


於是,我傾向於退而求其次,選擇普通一本甚至二本院校,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努力吧,爭取跟一個厲害的導師。


1


2010年本科畢業在廈門參加工作,公司還不錯就一直呆到了現在。


我給自己的總結是:沒什麼人生目標和方向,高考完就喪失動力,大學乃至工作前幾年都是在走下坡路。


作為天馬行空的水瓶座,我又想跟別人不一樣,不甘於平凡,於是我開始求變,可對於一個散漫慣了的人來講,這真的很難。我只能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先戒掉遊戲癮,再學點這個、學點那個。


我知道,花開總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風吹雨打永遠不會缺席。

工作了七八年,往前看,我彷彿看到了自己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生涯,雖衣食無憂但平淡無奇,而這,絕不能作為我的人生終點!


2


2018年8月家人經歷一場意外,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中年危機感覺就在我眼前,可我才剛30哎,上有老下有小、又是獨生子,我不能再虛無縹緲下去了!


9月份,我在隔壁部門小夥伴的鼓動下,報名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的高級資格考試(簡稱軟考)。沒過幾天考研報名啟動的網頁跳入我的眼簾,一鼓作氣我又報名了。


而我,本科是211院校物流專業的,工作這些年功力近乎全失,僅有的按鍵精靈寫腳本技能又很小眾,跟目標考試不在一個頻道,另外18年前後有自學一點python編程,順便在扇貝單詞打卡計算機領域單詞差不多半年時間。


30歲父親在職考研:從不怕大器晚成,怕的是一生平庸!


以上,就是我的學習近況,大學時期的成績情況也簡要說明一下以免誤導大家:英語靠吃高中老本兩次才過的六級,高數期末考成績前排、線代成績一般般。這麼多年過去,英語還是可以吃老本,數學比較難吃到。


3


對在職來講,擺在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時間管理,工作日緊繃的8-9小時勞作,再加上通勤2個半小時、吃喝拉撒睡8-9個小時,每天自由的時間屈指可數。


於是公交通勤的2個多小時都是在背單詞、看書、看網課,不然時間真的不可能夠用。另外,我還要週末雙休來補救。


40天零基礎準備軟考,後面又一個40天準備考研,而且是跨考計算機,當然報考的是普通雙非院校。


考研目標定位比較低,所以短短40天能否成功上岸還是期許的。可是,經歷這近乎3個月的連軸轉,我還是失敗了。


回顧一下,軟考3科,過了案例和論文(論文被我押中題目、純屬僥倖),卻敗在了綜合知識上,其實我並沒有拼盡全力,僅僅想著45分及格就行了,多餘的氣力挪到考研複習,我高估了我自己。


至於考研,40天夠嗎?我目標低只要過了國家線就行,我不死心。直到出成績那一天,齊刷刷的6666開頭,咋一看挺吉利的、而且單科都可以過線的,再看一下總分248,涼了!

翻了幾頁的複試科目《數據庫基礎》再也沒勇氣看下去了,40天真的太倉促了,數學只複習了一遍課本、做了部分課後習題,真題只做過一份,150分的題才考60多分,感覺很是可憐無助……


就算能過單科線,可40天還要準備兩門零基礎的專業課《數據結構》和《C++》,你肯定可以料想到什麼結果。


這段失敗的經歷讓我越挫越勇,也讓我明白,選擇和努力一樣重要,對於在職考研狗來講,一定要做好計劃,不要想著芝麻西瓜一起撿,畢竟我們沒有三頭六臂


4


收拾下心情,在python學習的路上深耕了幾個月,又到一年考研報名時。雖然看到華僑降低了初試的難度,但是心裡那些憋屈又有誰懂?


說實話,我連官方qq群都沒找到,求助無門,找認識的華僑同學和老師都愛莫能助,以至於前一年的真題重現在考場時,我只能呵呵一笑。或許這就是沒有緣分吧?


去年沒學過的C++,今年我要挑一個考C語言相關的。索性,2020廈門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開始招生了,專業課是C語言,沒錯,就他了!


備戰2020考研,專業課壓力小了,也積累了一次實戰經驗,但我並沒有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國慶小長假家裡事情繁多,基本荒廢了,沒關係,小長假結束立即進入狀態!


數二,跟著湯家鳳的基礎同步課程走了一遍,1800題計劃是基礎系列做一遍,真題做了最近3年的,後來我發現不對勁,兩週前做過一遍的真題,過了幾天完全失憶,或許這是在職人員的一大難題吧,記憶力銳減。


後來進行了題型總結,比如漸近線方程、面積體積積分、極值、拉格朗日定理、微分方程,幾乎是大題必考的,究根到底這些還是基礎啊,以至於我跑步的時候也經常會思考這些個題目到底該怎麼切入,腦裡想通透了也就不再難解了。


英二,一戰時語法有跟著田靜老師的網課走了一遍,這次就只針對作文加強了一下,其實也就是背了兩個可以活用的模板,記住了不同體裁的小作文格式是不一樣的,詞彙量自然也比一戰多了許多。


專業課C語言,11月份跟著大學慕課浙大的網課走了一遍,去年真題自己做了一遍,我一直堅信標準答案都是可以自己做出來的,一戰沒時間做的事,這一次我統統都可以自己搞定!


就這樣,我再一次踏入了考研的考場,不同的是,這一次在一所美麗的高中校園,敞亮無比的操場,綠油油的足球場草坪、豔麗的塑膠跑道,可是它平時大門緊掩,不能讓我放肆奔跑。


奮戰了2個多月,我該交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卷了!明年,我要放肆奔跑在廈門理工的操場上!


5


考完數學那一刻,依舊有些心慌慌,我知道昔日的輝煌永遠的過去了,毋需執念。而我的戰役還沒完,因為我對專業課信心滿滿。就這樣,二戰的我算是躺贏了?


最後,就數學再稍作總結分享給21考研的小夥伴們。不止是在職考研er,報考普通院校需要統考數學的應屆考研er,數學會是很多人的難以跨越的坎,雖然很多人跨過去了,但很多人跨不過去,這是現實。


雖然我也總結了那些必考題型,也確實考到了,但是依舊會翻車!這涉及到了另外一個難點:計算能力,數學高分需要超強的計算能力!這種能力是不太可能三兩個月速成的,它需要成年累月的積累。


7道高數大題,要說不會做的只有1-2道,會做算不出結果或者結果算錯的佔了大部分,真正全對的只有1-2道,我相信這也是非常多考數學考生的情形。


所以呀,不要羨慕那些隨便就能考130,140的小夥伴,他們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不是我們三兩個月的努力就可以追上的。一戰65,二戰81,刨除難易不講,數學短時間要大幅度提高真的很難,一定要很早很早就下手。


對工作多年的在職考研狗來講,考研不難,但是要結合自身的實力制定合理的目標,然後就是按部就班的去複習準備。如果實力真的不允許,一定要考慮換一個不考數學的專業院校,選擇有時候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最後,我也要感謝我的夫人在背後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承擔了這期間幾乎所有的家務和帶娃。有了家室的在職考研er,瑣事很多,特別是寶媽就更不容易了,能安靜複習的時間少之又少。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