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看待移動空調的市場增長機遇?

疫情爆發以來,經濟寒冬、增長放緩、生存困境等難題一時間成了社會各界普遍面臨的重大難題。對於具有明顯終端安裝屬性的空調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一方面,由於防護隔離、交通管制,空調產品的上門安裝環節難以完成,另一方面,“中央空調有一定交叉感染風險”的說法讓公眾對其避而遠之。多重阻礙和打擊之下,空調企業整體產銷下滑在所難免。

但是,危機中也往往蘊含著潛在的發展機遇。比如疫情加強了人們對呼吸健康和日常防護的重視,家電的健康功能再次上位,得到市場的追捧和青睞。同時,面對安裝條件、使用場景等外在環境的限制,近幾年在國內發展較為緩慢的移動空調也被推上風口,成為空調行業在困境中破局的重要突破點。

作為國內空調市場的“小宗”,移動空調具有靈活、便捷、小巧、時尚、免安裝的差異化優勢,它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輕鬆適應多元場景,克服傳統空調位置受限、無法移動的弊端,也減少了打孔安裝、維護環節,讓整個使用過程更加簡易方便。除此之外,它還具有獨立的除溼功能,以應對潮溼氣候下的特殊需要。但受國內傳統居住模式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它還未曾像櫃式和壁掛式空調那樣有過大規模增長。

隨著復工復產進程的推進和氣溫的普遍回升,空調的使用需求將持續大幅增加,而中央空調使用受限、傳統空調安裝困難等現實問題無疑為移動空調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讓這個小巧的空調“新秀”在特殊時期展露頭腳。

實際上,拋開疫情的影響,移動空調本身的增長潛力也值得期待。一來隨著人們住房結構的改善和消費理念升級,對暖通電器的需求趨於精細化,傳統空調無法全部滿足。類似於廚房和租賃房這樣不便打孔安裝的場所,移動空調恰好完美契合消費者快速降溫、隨時隨心的生活需求。著眼於商業應用領域,小型會所、小型超市、街邊店鋪等不便於安裝掛機的場所,移動空調也是絕佳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移動空調憑藉在空調領域的獨特性,可以在一般空調觸及不到的地方滿足人們對品質生活的需求。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講,移動空調的興起也是空調行業突破發展瓶頸、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要。國內空調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趨於成熟和穩定,尤其是經過2017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後,家用和商用空調的規模化發展疲態漸顯,空調企業只有不斷創新,發掘和滿足消費者新增的多樣化需求,不斷拓寬業務範圍,才能始終在市場上保持生命力和競爭力。

面對發展機遇,如何搶佔先機也是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近幾年,龍頭企業積極佈局,向移動空調領域精準發力,以彌補國內市場的空缺,滿足消費者逐步升級的消費需求。中小企業也紛紛加入,希望能在這片巨大的潛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相比於中小企業,龍頭品牌長期積累的空調技術基礎和質量管控能力使其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更具代表性。以格力電器為例,它的移動空調產品搭載了自主研發的高效定頻壓縮機,不僅可以快速啟動,可靠運行,而且還能保證風量充足,滿足消費者寬域、多角度的送風需要。大品牌下場,為移動空調的發展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讓原本滯後的國內市場更好地釋放活力。

疫情之下,如何看待移動空調的市場增長機遇?

圖為格力移動空調


疫情給了公眾時間來思考何為理想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給了企業空間去總結和反思未來的發展路徑和方向。作為國民現代生活和生產領域必不可少的空調行業,雖然短暫遇冷,但也會憑藉對消費者需求的真切洞察和對產品的升級創新不斷迎來新的發展“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