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如何重建一直是困擾NBA球隊管理層的一大難題

在NBA球隊之中,幾乎每一支球隊都經歷過盛極而衰的過程,而每一支球隊都會面臨如何重建以及建隊這個難題。而在如今的NBA聯盟之中,最為常見重建的模式無外乎兩種:

一是長時間擺爛,然後通過高順位的選秀籤去尋找建隊的基石。而通過高順位選秀成功完成重建的典範有許多,例如當年的馬刺隊,擺爛獲得鄧肯,從而開啟了一個屬於馬刺的時代;還有雷霆隊,依靠高順位選秀連續獲得了杜蘭特、威斯布魯克跟哈登這三位MVP球員以及伊巴卡這位全明星內線,雖然雷霆未能奪冠,但他確實也是依靠擺爛選秀徹底翻身的球隊。當然了,這類方式也有許多失敗的例子,例如近年的森林狼,獲得了兩個狀元籤,選中了威金斯跟唐斯這兩位天才(實際上是三個狀元,還有本內特,不過本內特是騎士隊選的),可最終森林狼隊依舊沒有取得應有的成績,最終選擇拆散了雙狀元組合。而接下來,森林狼隊面臨的問題依舊非常嚴峻。因此可以把森林狼作為一個反面例子。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二則是直接通過大型交易,透支未來獲得大量球星,一次性組建出一支超級球隊。最有名的一個例子自然是當年凱爾特人的三巨頭了。06-07賽季,凱爾特人僅僅取得了24勝58負的糟糕戰績,位列聯盟倒數第二。在07年休賽期,凱爾特人管理層發起了兩筆超級交易,把除了皮爾斯以外的球員都當作籌碼進行交易,從超音速(現雷霆隊)得到了雷阿倫,從森林狼隊得到了加內特,組成了超級三巨頭。而皮爾斯、加內特跟雷阿倫也確實沒有讓凱爾特人的球迷失望,在07-08賽季一舉奪冠。雖然三巨頭僅僅拿下一個冠軍,但相比於許多至今無冠的球隊來說,凱爾特人的全力出擊無疑是成功的。而反面的例子自然也有,其中最著名的是當年俄羅斯富豪普羅霍羅夫接手籃網後的大筆投入。10年,普羅霍羅夫接手籃網,而在13年,他希望用金錢去堆砌出一個冠軍,因此通過交易跟簽約,組成了喬約翰遜、德隆威廉姆斯、皮爾斯、洛佩斯跟加內特的超級首發,當時這套首發陣容的薪資達到了8240萬美元,這在那個薪資未曾暴漲的NBA中是極為驚人的。只可惜,那支籃網隊並沒有取得值得稱道的戰績,而且大量透支了未來,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這兩種方式,是目前NBA聯盟中最為常見的建隊方式,那究竟是否存在著第三種方式了?我個人認為,衛冕冠軍多倫多猛龍為其他球隊提供了一個非常不俗的參考。

逆襲者聯盟,多倫多猛龍的建隊之道

上賽季,多倫多猛龍隊奪得了隊史第一個總冠軍,但在休賽期時,倫納德選擇了離開,回到故鄉洛杉磯打球。而許多球迷跟專家也因此看扁猛龍隊,espn預測猛龍隊本賽季位列東部第六,而甚至有極端球迷認為猛龍會就此重建。可事實上,猛龍隊已經取得了46勝,位列東部第二。而如此出色的成績,與猛龍隊如今的建隊之道息息相關。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猛龍隊是NBA唯一一支主場在境外的球隊,而且多倫多的氣候寒冷,因此很少明星球員願意前往。因此對於猛龍隊而言,靠著堆砌大量球星去完成球隊重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從13-14賽季開始,猛龍常規賽的戰績都高居東部前四,自然也不可能依賴高順位天才去建立一支頂級球隊。更何況,猛龍隊一直都不是一支可以留下自家球星的球隊。當年卡特在巔峰時期鬧著出走,而波什也是合同到期後前往邁阿密組成三巨頭。在烏傑裡開始執掌猛龍之後,猛龍隊未曾擺爛,可依舊保持著極為出色的競爭力,而且這種競爭力在失去倫納德之後還依舊得以保持下去。

如今的猛龍隊,除了洛瑞、伊巴卡跟小加索爾三位老將明星球員外,西亞卡姆、範弗裡特、鮑威爾、OG阿奴諾比、布歇、戴維斯等等球員都是當打之年。而這些球員組成的球隊,完全可以說得上是逆襲者聯盟。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西亞卡姆,本賽季場均23.6分7.5板3.6助攻,投籃命中率45.9%,已經成為了猛龍隊的當家球星了。可當時選秀時卻僅僅在第一輪27順位被選中,而如今,他的表現跟當年前三順位的西蒙斯、英格拉姆以及杰倫布朗相比毫不遜色,更是他們之中首個拿到總冠軍的。在選秀前,西亞卡姆的天賦跟技術並不被看好,在加上參選時年齡偏大,因此才掉落到一輪末尾。此外,在去年季後賽被球迷所熟悉的“範喬丹”範弗裡特,是一位實打實的落選秀,而本賽季他場均可以轟下17.6分3.8板6.6助攻1.9搶斷,三分球命中率38.8%,攻防兩端都有極為出彩的表現,如果當年選秀重新啟動,那範弗裡特完全值得一個前十順位。還有本賽季進步神速的鮑威爾,同樣僅僅是在第二輪15順位被猛龍選中,而本賽季他場均轟下16.4分3.7板1.8助攻,投籃命中率50.2%,已經成為聯盟一流水準的第六人。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而除了他們三位球員,去年選秀的落選秀特倫斯戴維斯,也已經佔據了一個主力輪換的位置。本賽季他場均7.7分2.7板1.7助攻,投籃命中率46.3%,三分球命中率39.6%,攻防兩端的效率在新秀球員中名列前茅。此外,因為小加索爾跟伊巴卡受傷缺陣而表現出眾的布歇,同樣也是一名落選秀,他場均可以拿下6.3分4.4板0.96個蓋帽,防守端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這批年輕的球員,如今已是猛龍隊的中流砥柱,而他們大都是NBA的逆襲者,在不被其他球隊看好的情況下完成了逆襲。猛龍隊近年雖然沒有太多高順位的選秀權,但憑藉著這樣一群逆襲者,依舊完成了新老交替,避免了擺爛重建。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傳統化的選材模式

看到這裡,我相信不少球迷會認為,猛龍隊的建隊模式,更多的只是因為管理層的出色眼光。這個不可否認,管理層的眼光確實很好,但在此之外,還要歸功與猛龍隊那套“守舊”的選材方式。

由於科比跟詹姆斯、霍華德這些高中生球員在NBA大放異彩,在如今的聯盟之中,越來越多的球隊看重球員的年齡,潛意識裡認為越低齡越好。大部分前三順位的球員都是大一賽季打完的球員(現在高中生不能參加選秀),絕大部分球隊甚至儘可能避免選擇大三大四的球員。可在以前的選秀中,許多大四畢業的球員依舊很受重視。鄧肯大四打完依舊成為狀元,姚明22歲選秀同樣是狀元的身份,再早一些,喬丹也是大三打完才進的NBA,這類例子比比皆是。那時候大部分球隊認為在NCAA磨練對於球員成長有著極大的好處。而如今,大部分球迷卻開始盲目地選擇更年輕的球員,追尋所謂的潛力。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而猛龍隊的選材模式並非如此。猛龍隊這些逆襲成功的球員,大都是大齡新秀。西亞卡姆22歲參加的選秀(在他被選中時,同位置的拉比西埃還未被選中,而拉比西埃大學時名氣更大,也比西亞年輕兩歲),鮑威爾跟範弗裡特、特倫斯戴維斯、布歇等也是大四讀完才參加了選秀。這些“大齡”新秀,在其他球隊眼中是“草”,可在猛龍隊眼中卻是寶。猛龍隊這種傾向於傳統方式,更看重球員在大學時期經歷的選材方式,雖然有些老舊,但著實有效。畢竟,不能轉化為戰力的潛力,僅僅也只是中看不中用而已。而且,這些低順位出身的球員,往往更加努力,也更加有鬥志。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但僅僅只是靠著這種“守舊“的建隊方式,猛龍隊就能夠在不知不覺中重建完成嗎?並非如此,猛龍隊還有一個秘密武器,且聽我繼續道來。

猛龍905,人才梯隊培養的關鍵

單單依賴選秀,也很難讓一支球隊保持強悍的競爭力。特別是對於一支強隊而言,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給予剛剛進入聯盟的年輕球員。而猛龍隊管理層,卻找到了最適合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運營總裁烏傑裡開始執掌猛龍隊時,猛龍隊並沒有自己的下屬球隊,而是跟其他NBA球隊共用一支發展聯盟的球隊。而在2015年,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的籌備,猛龍隊成立了一支完全屬於自己的發展聯盟下屬球隊——猛龍905。鮑威爾、西亞卡姆(帶領猛龍905奪冠,拿下FMVP)、範弗裡特、布歇(上賽季發展聯盟MVP跟DOPY獲得者),還有如今在獨行俠隊拿著千萬年薪的賴特,都是在猛龍905磨練過很長時間。就連主教練納斯,曾經還帶領猛龍905拿下發展聯盟冠軍。可以說,猛龍905早已經是猛龍隊的練級神器。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由於美國籃球人才濟濟,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鮮血液注入,因此大多數球隊對於發展聯盟的下屬球隊並不會非常看重。不少球隊甚至只是把下屬球隊作為考察球員以及讓主力球員找找狀態的工具。而猛龍隊卻不是如此,而是把猛龍905作為自己人才梯隊的培養關關鍵。他們給猛龍905的投入大量金錢跟人類,確保球隊高超的訓練水準。可以說,猛龍隊將猛龍905當作了自己的二隊。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實際上,猛龍隊這種人才梯隊的模式,跟如今CBA的人才梯隊模式有些相似。而猛龍隊如此看重梯隊培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球隊沒法吸引來大牌球星。NBA從來不缺乏天才,所以球隊大都只會重點培養少數球員,其他的更多是放養。除了頂級潛力的年輕球員。其他大部分確實是可代替的。而猛龍因為歷史原因,必須更為看重人才的培養,才能夠走上強隊之路,所以對於這種人才梯隊的建設,會更為上心。

如今猛龍隊的中流砥柱,身上大多貼著猛龍905的標籤。

猛龍905這支下屬球隊,對於猛龍隊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嘗試。而這種梯隊人才培養的模式,無疑值得其他球隊參考學習。

衛冕冠軍堪稱逆襲者聯盟,另類的建隊之道應引起其他球隊反思

總結

在NBA之中,有些球隊一重建就是十來年。就像國王隊一般,已經整整13個賽季未曾打過季後賽了,還有太陽隊,上次打季後賽已經是09-10賽季。這些球隊這麼多年卻一直在重建之中,大量的天才新秀也並沒能帶來有效的改變。對於這類球隊而言,猛龍隊如今的建隊模式,無疑是值得他們去參考學習的。在失去超巨的情況下,猛龍隊得以保持如此出色的戰績,這確實得益於管理層的高瞻遠矚。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不謀一世者,並不可謀一時。NBA無疑是一個成功的職業體育聯盟,每一支球隊的發展都得到了應有的保障,而弱隊也相應的可以獲得更優秀的人才補充。但不少球隊沉迷與擺爛,沉迷於尋找下一個詹姆斯或科比,從而忽略了球隊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忽略了去建立一個有序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長時間都未能重建成功。歷史級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了,大多數球隊應該學習猛龍隊那般,立足當下,建立起更為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這樣才可以避免長時間的低谷,從而流失大量球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