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韶關市南端的新豐縣,早在南齊武帝元明元年(公元483年)建置新豐縣,取義於“物產豐富”之意,故稱“新豐”。新豐縣位於東江和流溪河三河水分流之處,是東江重要支流――新豐江的源頭。東南與河源市接壤,東北和連平縣毗鄰,南臨從化、龍門兩縣,西靠英德,西南與佛岡縣相鄰。

新豐縣淳樸、寧靜,並且有著風景迷人的省級自然保護區雲髻山。雲髻山又名阿婆髻,在縣城西北的8公里處,主峰海拔1438.8米,在全省是有名的高山之一。除此之外,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美食也不在少數。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石角豆腐

這是一道靚麗的美味佳餚,當地的人把這道菜已經當作了生活中必備的小吃,製作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簡單,把豆腐切成一寸長的小塊,然後放到已經燒好的油鍋裡面,等到一段時間以後,在往鍋裡面加入一些調料,例如八角和五香還有辣椒等佐料,等上那麼幾分鐘,吃的時候再適當的撒點胡椒麵和蔥花,那味道真是簡直了,吃起來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潤滑。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鵝醋砵

鵝醋砵是屬於一道農家菜餚,是在過年過節、招待客人的最佳品。這道佳餚主要使用的是農家鵝,在經過精心的烹飪之後即可。這道鵝肉已經烹飪的呈現出棕黃色,上面鋪有一顆一顆的蒜頭,鵝肉吃起來特別的鮮嫩可口,酸甜的汁水也已經完全的滲透到骨裡面了,是一道在餐桌上最佳的開胃品。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紫蘇鴨

農家放養的鴨子肉質緊實,鮮嫩的鴨肉先炸,然後淋上紫蘇調製的醬料燜熟,鴨肉吸收了香料的味道,鮮味濃郁,這道菜十分適合秋冬進補。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山茶油蒸雞

廣東人有句話叫“無雞不成宴”,一桌美味的菜餚裡,一定少不了一道雞。新豐的山茶油蒸雞選用純天然的山茶油和本地農家走地雞,做出比白切雞口感更嫩滑、營養更豐富的菜餚,清蒸的做法能夠鎖住雞肉的肉汁,清香撲鼻。


上湯佛手瓜絲

佛手瓜是新豐黃磜鎮的特產,由於這裡是高寒山區,種植的佛手瓜特別清甜、爽脆、風味尤佳,有祛風解熱,健脾開胃的功效。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五花肉釀鹹蛋黃

肥肉和鹹蛋的組合,竟然可以如此美妙,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種食材,是哪個天才給發明的呢?不過這道菜熱量高,嘗過美味就要適可而止了哦!


古法燜大肉

很久之前,農村辦喜事都會以這一道菜為主菜,其製作原料是採用整條自家土豬(除豬內臟外),用土製瓦缸來炒制、燜煮、存放(用瓦缸存放有保溫作用),現在的製作方法是改良後,更方便平常時製作。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秘炒全牛

傳說很久之前,在地主家做長工的一位窮農,在一處偏遠的田地耕作,牛也因勞累死亡,窮農無法將牛搬回地主家,地主命他將牛平時食用的肉部分帶回,其餘不要了,窮農看到地主家丟棄的牛頭、牛踏、牛血等拿回家煮熟,結果香濃的氣味,被地主發現沒收,還告狀偷牛肉,剋扣工錢。而就是這樣秘密製作的一道菜,牛頭肉彈牙、牛雜香濃、是道下酒好菜。

河魚仔

新豐的豐江地區盛產的河魚仔,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品,因為這裡的河水特別的清澈,沒有受到汙染,所以這裡盛產的河魚也是特別的乾淨,鮮嫩。這種河魚不論是蒸的還是炸著吃都是非常的清甜,所以每年來到這裡遊玩的食客們,都會特意來到這裡品嚐一下。

韶關南端新豐小城的飲食


除了以上的美食,新豐當地的民俗手工風情也很是了得,“張田餅印”就是其中之一。

“新豐張田餅印”製作是新豐縣張田村傳統的民間手工技藝。明末清初,由張田村張姓祖先所創,世代相傳,至今已歷三百餘年。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製作餅食的習俗,如中秋佳節要做月餅,小孩滿月要做紅餅,老人生日要做壽餅,結婚要做喜餅,春節要做年餅等等。

張田餅印製作過程包含了美術、雕刻等技藝,內涵豐富,形態多樣,內容有人物、動物和花卉等圖案,配以地名、店號或含有吉祥喜慶之意的文字,突出體現了勞動人民祈求團圓、吉祥、平安、和諧、健康、富足的美好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