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孩子3歲上幼兒園,寶爸寶媽一定有很多擔心吧……


怕寶寶不適應群體生活、不懂和其他孩子相處,被欺負……


有的媽媽會擔心:“我家寶寶被人搶走玩具只會原地大哭,被人欺負了怎麼辦?”


有的媽媽擔心:“我家寶寶不懂得怎麼和別人溝通,想要什麼總是直接去搶,小朋友都不和他玩怎麼辦?”


到底該怎麼做?分享6條心得,大家一起探討。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幫孩子建立社交圈,學會交朋友

第1、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


作為培養交往能力的第一步,爸爸媽媽要幫助寶寶找一個性情相似的小夥伴,這樣兩個人才能玩起來。如果性情相差太大,寶寶們一上來就充滿衝突,很難玩到一起。


很多媽媽覺得家裡亂,不好意思邀請別人家來玩,或者媽媽本身就不愛社交,打心裡不喜歡不熟悉的人來家裡,這個一定要客服,爸爸媽媽都交流,搞定這個環節。


經常和小夥伴玩,寶寶會產生愉快的交往體驗,有助於他進入幼兒園之後的社交。


【敲黑板】


如果年齡差距在4-5個月以上,這樣的小夥伴,家長還是要格外注意,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差距這幾個月,對於這兩個孩子來說是有天壤之別的,年齡大的孩子在各方面,比如反應速度,力量以及理解各方面都很強,把這樣的孩子,或者是朋友家的小孩引到家裡,容易發生一些不愉快…


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都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搶玩具,稍微力氣大一點的總是贏,那麼弱小的那個,就總是哭,這樣對於雙方家庭的關係,以及對年齡小的那個孩子來說,都是有打擊的,所以一定要謹慎。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指責不是教育,是雪上加霜


第2、人前教子、不如反覆練習


爸爸媽媽不要為了顯示自家娃有家教,總是把“分享”掛在嘴邊,2-3歲寶寶的思維,是直覺性思維,看到別人玩的東西,就直覺去搶。你在旁邊大喊分享,孩子完全不懂你在說什麼?這邊搶玩具都急眼了……馬上大哭不歡而散


幫助寶寶做交往準備很重要,比如:“可以一起玩嗎”、“給我玩一下好嗎”。爸爸媽媽陪孩子的時候,要反覆說這些話,孩子會模仿學會,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而不是臨時職責或呵斥。


【敲黑板】


家長們出於自己的面子和自己的人生和形象,所以總會不自覺的,做人前教子這樣的事情,嚴肅的板下臉來,顯得自己有家教,從而也想讓外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家教,看上去無懈可擊…


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首先對方父母也都能理解,這就是擺擺樣子…只有自己的孩子在懵懂無知的情況下遭到劈頭蓋臉的一頓指責。


原本就是犯了錯,正是緊張的時候,再加上家長刻意的一頓訓斥,甚至是打罵則發對孩子會立即蒙上一個陰影。


而且還很有可能,孩子為了自保,而激發體內的說謊本能,這是最可怕的附加值。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要讓孩子學會說“不”“不可以”

第3、教會孩子大聲“拒絕”


事實證明,在幼兒園裡越是膽小的寶寶,越容易被欺負;大聲說出“不可以、不行”的孩子,更容易在小夥伴中建立自己的地位。厲害了我的娃!


而實際情況是,家長明明教了孩子這樣做,但是在幼兒園的突發狀況下,孩子還會被人家搶玩具,傷心的哭起來,這些情況是孩子要獨自面對的。


由於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方式,情緒節奏的原因,很多孩子更願意選擇息事寧人,是的,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平靜解決。


【敲黑板】


有的時候家長為了讓孩子自己保護自己,所以會教一些強硬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孩子也有自己成長的計劃和格局,但是他們畢竟是孩子受了委屈,依然還是想找人傾訴,找人呵護的。


這個時候家長先要給孩子溫柔呵護,讓他們感受到內心堅定的支持,而不要上來先糾錯,或者是指責,或者是不顧孩子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的傳授一些,孩子不願意操作的行為。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陪孩子讀書,看懂書裡的友誼故事

第4、巧用繪本,幫孩子建立“好朋友”概念


繪本可以通過優美的畫面、溫情的故事,讓寶寶感受到和朋友相處是很愉快、也很有趣的事。


讓孩子期待和尋找自己的好朋友。入園後,他就懂得怎麼借鑑書中兩個小夥伴相處和遊戲的方法,慢慢找到玩得來的好朋友。


【敲黑板】


陪孩子讀書帶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家長難以做到就可以投機取巧,帶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家長難以做到,那麼就可以利用現代化的裝備解決這個問題,用自己的語音把繪本故事錄下來,可以重複的播放給孩子聽,這也是一種陪伴。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第5、我的孩子愛欺負別人,怎麼辦?


如果寶寶具有攻擊性,爸爸媽媽就要反思下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你是否經常跟寶寶說“別人打你,你也打回去”、“這個桌子不好,碰到我們了,打它!”


一個愛欺負別的孩子,朋友會變少,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沒有人一起玩是孤獨的。


我們都不希望在幼兒園,孩子被人欺負,所以家家都會告訴孩子一些相關的手段。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不一定按照我們說的去做。


因為在這個階段,語言邏輯還不能成為最主要的一種信息交流手段,孩子們更喜歡模仿。


也就是說,你靠語言告訴他的一些行為方法,他要麼無法理解,要麼是理解的不正確,他們更願意通過直覺觀察,學習家長的行為舉止。


所以那些喜歡攻擊別人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多半也經常有攻擊別人的行為舉止,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什麼,你就要在家裡用身體行為表現出來。不能單純的靠說教。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社交基礎“姿勢”要重視

第6、社交基礎姿勢,別忽略


爸爸媽媽要經常提醒寶寶,和別人講話時候要看著別人眼睛、身子先正對對方,這個習慣要多幫助孩子做幾次,養成習慣,不要敷衍了事,孩子大了也學不會,反而會記住敷衍了事的動作,切記,切記。


與此同時,我們跟孩子說一些重要的事情也要做到以下幾點,一首先要跟孩子有肢體上的接觸,還要盯著孩子的眼睛,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語把想告訴孩子的事情說清楚。


【敲黑板】


因為孩子小,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轉移,如果不做到上述的這些動作,他們很有可能真的是無法聽到或者是聽進去你說的事情。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在育兒的路上,我們互相學習。


(全文完)


3歲上幼兒園之前,寶爸寶媽先做好這6件事,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