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家長們復工了,孩子們只能在家自己上網課。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也是讓家長們操碎了心。

女兒班上的數學老師,每天晚上10點左右,都會發當天沒完成作業的名單。每天都一二十個同學啊,老師有些抓狂,在群裡質問:“家長們,你們都不管孩子作業的嗎?”群裡總是默默地,沒人吱聲。

在另一個家長專屬群,卻是另一種畫風。

“真是氣人啊,每天都電話跟蹤作業,小祖宗都說快寫完了。回家後,才發現寫是寫了,就是沒寫完,每天都這樣,我快瘋了”

“我家也這樣,上網課一通電話,寫作業一通電話,吃飯、睡覺都要電話,回家後還要繼續盯著補作業。再這麼下去,領導怕是要趕我回家了。”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家長們可真難啊!拿起工作管不到孩子,放下工作又養不起孩子。可孩子是你的,老師哪管你工不工作。再說別的家長也都工作呢,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作業都完成得好好的?

很多家長都吐槽孩子在自己的遠程監督下,作業是做了,就是沒做完。這是孩子拖沓,沒規劃好自己要做的事情造成的。

怎麼辦呢?最後通牒效應告訴我們:今日事要今日畢。

什麼是最後通牒效應?

就是設定最後期限,你的效率會更高 。人們在面對一項工作或任務時,往往遲遲不肯開始著手工作,能拖就拖,直到實在不能再拖的情況下,才會努力去完成 。 在從事某一活動時,總覺得準備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況下,例如條件不允許或到了規定時間,人們基本上也能完成任務,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最後通牒效應”。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外甥因為調皮不愛上網課,被送到我家來。上個月的一天,我因為有事帶女兒出門。他自己在家上網課寫作業。

一天下來,我也打了N次電話交代。他每次都回應我:“姨,我就快寫完了。”可是回到家,才發現他的作業就寫了一半。他說:“姨,我明天一早起來一定把他補完。”

我太瞭解這孩子了,他是在給自己找藉口。而且來我家時,我們就約定當天的課程當天消化,作業也必須當天完成。

我有些嚴厲地說:“說好的今天的作業今天做完,沒做完那就繼續補完,寫到幾點都得寫完。不然你以後所有外出活動都取消。”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他看我沒有商量的餘地,“哦”了一聲,乖乖寫作業去了。從那以後,每天的作業都及時完成,有時要外出,會自己安排早早寫完。

看吧,這是“今天沒寫完,所有外出活動取消”這個最後通牒產生的效應。外甥之後也改掉了寫作業拖沓的壞習慣。他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拖沓,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做完,否則就會影響到明天的事情。

孩子為什麼做作業愛拖沓?

其實,主要原因在父母。父母喜歡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了,孩子一旦形成依賴性,就會養成做事拖沓的習慣。

孩子一旦自己做不好事情,父母常常急著指責,孩子就索性說:“我就是不會做,還是你替我做了吧。”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比如:做作業。有部分父母就連孩子什麼時間寫什麼作業,寫完作業做什麼事,全都計劃在表格上。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孩子是無從下手,不懂得該怎麼安排,沒有規劃行。因而就出現了開頭裡出現的“知道要寫作業,可總寫不完”的現象。

怎樣改掉孩子拖沓的壞習慣呢?

1.通過短時間訓練

可以給孩子一分鐘,讓孩子嘗試寫作業、畫畫、跳繩等,讓孩子從體驗中感受一分鐘可以幹這麼多事,體會時間的寶貴,進而珍惜時間。

也可以用積分獎勵制度,激勵孩子完成,畢竟孩子保持興趣的時間不長,需要不斷地改變方案,讓孩子去挑戰。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2.少催促,多表揚

看到孩子做作業慢,父母就著急上火,開始責備、批評、催促。但是,卻發現催根本沒起作用,越催孩子越慢。

在家長的催促中,孩子聽到的都是“你怎麼這麼慢”,這個“慢”字就很快植入孩子的意識中,想快都快不起來。

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做得快的時候,多表揚,忽略慢的時候。以此來調動孩子內在速度的動力。

3.給予孩子一些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

沒有誰願意從早到晚不停歇。孩子也一樣,作業做得會累,功課學得會煩躁。

太多的家長看重成績,在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後,會額外買練習進行題海戰術。孩子不敢反抗,心裡也排斥。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於是就想既然作業做完,也還是要做。倒不如我慢慢做,就不用做那麼多了。如果是作業做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相信孩子會是另一種心態。

4.從生活習慣上訓練

做作業慢的孩子,生活上也快不了。而從生活上入手訓練,不僅會讓生活變得更有秩序,還會提高學習速度。

比如:在家可以和孩子比賽穿衣服,父母可以適當地放慢速度,故意讓孩子贏。體會到快又能贏的喜悅,孩子就會在這樣的訓練中,有了做事快的意識。

生活上的轉變,也能帶來學習上的改變。


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拖沓,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最後通牒效應”

5.讓孩子承擔拖沓的後果

女兒有次早上上學,因為多賴了5分鐘床,上學遲到了,被老師罰掃地。而且是老師前腳踏進教室,她後腳到教室門口。結果還是免不了受罰。

從那以後,她再也不賴床,因為她不喜歡被罰掃地。

學習也一樣的道理。孩子作業到點沒做完,收起來不做,到學校去跟老師解釋,也自己承擔被老師批評,懲罰等責任。

家長千萬不要什麼都替孩子擔著,這樣孩子長不大。

結語

當然孩子做作業、做事拖沓,都是有原因的。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貪玩、受干擾、遇到難題,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沓的壞習慣。

父母只要用心幫助孩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就能改掉孩子的這些壞習慣。


我是 ,一個愛思考,也愛碼字的媽媽,願一生以文字為伴,願文字能溫暖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