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奈飛拍的《美國工廠》算是紀錄片吧,福耀作為玻璃廠,最好在汽車廠附近,便於運輸。所以,在通用汽車關閉退出的小鎮工廠,福耀開起來了。

曹德旺作為這個上市公司的創始人與管理者,之前是以慈善、訪談誠實著稱。他前後捐了100多億,在訪談中常提及中國底層極度貧困的現狀,自己也因貧困14歲輟學養家。在此之前,他最著名的新聞,是承認曾經婚後遇到紅顏知己,出軌,想要和包辦婚姻且並不識字的髮妻離婚,但發現幸福、婚姻都沒有絕對的,不能靠換人獲得,從而再回歸家庭。

很奇怪的是,此片大火後,福耀玻璃股價大漲了一波,明明汽車在退行週期,公司半年報利潤也減少。

《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所僱的美國員工,不少表示在通用退出後,自己一兩年沒有工作,甚至有一位目測50歲以上的員工說自己失業4年了。他們並不是不缺錢,有的從中階陷入貧困需要救濟,有的甚至失去房子要住在姐姐的地下室裡,但也沒有想過離開家鄉。

這與中國農民工的狀況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在允許人口流動的年代,中國人覺得為了賺錢離開家鄉是很普通的事,而在美國,這常常不是一個可選項,特別是在小城市,很多人即使生活所迫,也沒想過為了工作離開家。

美國工人明顯效率不高,手粗不精細,幹活時聊天,休法定假日。除此外,他們在影片中所表達的訴求,大多都是安全方面的:200度的工作環境需要降溫;拿碎玻璃至少要帶防割手套;叉車只能舉安全重量,主管要求的兩倍重量我不做;工傷後不被解僱,照發工資;油漆不能倒河裡啊,會汙染飲用水源。

而在福建的工廠裡,戴著普通手套分揀碎玻璃的員工;每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休息1-2天,沒有加班費的員工;每天大吼“好,很好,可以更好”,唱企業歌,效率極高的員工。

中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出中國工人的合法合理權益被侵害。而更不幸的事實是:這已經是中國工人很好的工作選擇了——穩定的工資,有害物質基本沒有接觸,企業一直增長所以福利也算不錯,繳納三險,在中國算是非常正規的企業了。

另一個對比,是美國工廠裡,受傷人數雖然不多,但每一位都被重視。有人說:我在通用20年,沒有受過傷。而在福耀一兩年,腳上就打了石膏,還會被解僱。不禁讓人想到更忽視安全的中國工廠,受傷情況是否更普遍,受傷後即失去收入是否更理所當然。

《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工會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中國的工會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主張大家一起拼命,企業才有未來,工人也才有收入。

即使在美國,也有人覺得:工會總是平均,我是個優秀的員工,是被拖後腿的那個,我反對工會;工會會拿走好多錢,讓溝通變複雜,成本變高。

而中國管理層,會假裝是美國人的朋友,以瞭解他們是支持工會的,然後悄悄開除;給反對工會的人加工資;也僱傭反工會的組織,來幫忙做工作。

最終,以800多對400多,工會被反對。很大的勝利。

《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曹德旺在片中表現出了另一面,之前採訪中總是和善的他,在工作中簡單下達命令,下層只管好好執行。

他說:工廠大門不能往這邊開,應該在那邊(可能是風水原因?)。翻譯告訴美國高管,他說我們剛訂購了XXX,改可能要多花幾十萬,翻譯也沒告訴曹。曹德旺應該也不關心怎麼改這種小事,不過我很好奇那麼節省的他,介不介意花這幾十萬?

在廣場上搭個臺子作為工廠啟動會,美國人說要搭個棚子,他說:不要。那下雨怎麼辦?他說:不會下雨,天氣會和今天一樣。最終也真的沒有下雨...不知道怎麼這麼肯定。

即使是非常小的事,看到了,他也要管——有個消防還是什麼按鈕,在牆的正中央,他說:這個要挪到角落,你們做事前要想好。美國高管說:這個高度是有限制的,是之前就有的,我們會挪到邊角去,但高度不能改了。

美國開廠十個月,他說:我不想每個月飛來美國,看這些事,累死了,這十個月,虧了四千萬。大家一下凝重起來。

他問:最近工會聲音少了嗎?“少很多了。”而轉下一個鏡頭,就是工人們在廠內廠外,拉橫幅,號召大家給工會投票。

而他也很敏感,說掛畫不要掛中國的,只掛美國的,不要刺激他們。但美國人的感受還是:為什麼食堂電視一直放中國小孩玩耍的視頻,我們並不關心,也不想看;我感覺管理層會越來越多中國人,這不是當時承諾的美國工廠,這是個中國工廠。

《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在節目中,美國工人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尊重”。他們不覺得被中國管理者所尊重,所平等對待,總是在被命令,而不能被告知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又讓我想起中國工廠裡,軍式化管理,向右看齊,報數,大喊“好,很好,可以更好”;高管們以唱國歌的形式,肅穆站立唱企業歌;企業晚會的婚禮與節目。尷尬溢出屏幕。

美國工人的低效率,散慢,只做份內必須的事,也導致了美國工廠的虧損。要知道,福耀上市多年,一直盈利可觀,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龍頭,股價走勢是這樣的


《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這不僅有中國工人更靈活,效率更高的原因。也有工作時間極長、工資低、安全保障少的功勞。

雖然對比中國,美國工資多了幾倍,但依然比不上他們之前。從在通用時薪29美元,到這裡的12美元,從中產跌到溫飽,不願離家的他們沒有選擇。而通用工廠的正規、低效,是否也是它關閉的原因——對比中國工廠,實在沒有競爭力。

中國製造的競爭力,靠的就是大基數的貧困人口願意背井離鄉、犧牲健康、減少安全係數、增加工作時間、常常被洗腦、不介意是否得到尊重。以此肉體與精神更多的付出,來換取最基本的物質需求。

有點難過。但對於很多農民工,管吃管住、有活幹、有工資,已經是幸福生活了。

美國工廠最終採取了大批量機械化、自動化的流程,減少工人,來實現了贏利。而中國工人,目前比自動化還要便宜吧。如果GDP增長繼續,自動化發展繼續,工人的成本相對越來越高,終有一天,會走上流程自動化,減少人員的路徑。

不知道這樣的進程中,會不會如一些人所料,產生大量的無用階級,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有。而生產資料的佔有越來越集中,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無法改變。

《美國工廠》的一些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