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2019年12月9日,一條體育新聞轟動世界,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執委會(WADA)全票通過決議,對俄羅斯禁賽四年。消息一經發布便引起軒然大波,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的這一決定意味著俄羅斯這個世界頂級體育強國將被禁止參加今後四年的所有國際體育賽事,包括兩屆奧運會和一屆世界盃。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已經不是俄羅斯體育第一次遭受如此嚴重的處罰了,2016年俄羅斯田徑和舉重項目運動員被禁止參加巴西里約奧運會,2018年俄羅斯所有運動項目運動員被禁止參加韓國平昌冬奧會。

俄羅斯體育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2017年一部神秘的紀錄片《伊卡洛斯》向世界公佈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俄羅斯國家興奮劑計劃”,並且向世界揭露了俄羅斯體育輝煌成就背後隱藏著的興奮劑醜聞。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導演的初衷只是想要拍攝一部與“自行車皇帝”阿姆斯特朗有關的興奮劑醜聞紀錄片

導演布萊恩·佛格爾拍攝紀錄片《伊卡洛斯》的初衷並不是針對俄羅斯體育,而是想要製作一部與美國“自行車皇帝”阿姆斯特朗禁藥醜聞相關的紀錄片。名不見經傳的布萊恩·佛格爾為了揭露國際興奮劑檢測制度的漏洞決定以身試法,在自己身上注射興奮劑之後參加世界頂級業餘自行車大賽,著名的Haute Route 七日公路賽。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儘管只是一項業餘選手的比賽,但是這項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賽事強度絕對不亞於職業選手參加的環法自行車比賽。為了找出自行車運動中興奮劑檢測的漏洞,布萊恩·佛格爾遍訪高人,想不到順藤摸瓜竟然摸到了興奮劑江湖的一代宗師身上,俄羅斯國家反興奮劑實驗室主任格里戈裡·羅琴科夫。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紀錄片真實的記錄了這位俄羅斯頂級“藥師”是如何幫助美國人布萊恩·佛格爾設計和執行了一套完整的興奮劑使用計劃,並且成功通過這項國際自行車賽事的嚴格藥檢。

事後看來,通過此類單項運動賽事的藥檢對於格里戈裡·羅琴科夫這種奧運會級別的“興奮劑”大師來說,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就這樣一位沒有受過任何正規訓練的電影導演出人意料的在這項世界頂級自行車比賽中名列前茅,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興奮劑檢測制度缺陷之嚴重可見一斑。著名足球評論員黃健翔最近公開指出,2018年世界盃上俄羅斯隊驚人的跑動距離確保了東道主一路殺進八強,與兩年前法國歐洲盃上孱弱的表現判若兩隊。可以看出,即使國際社會對於反興奮劑事業如此關注,現代體育仍舊面臨著興奮劑的巨大挑戰。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回顧一下俄羅斯最近參加的四屆冬奧會成績,可以發現2014年在俄羅斯本土舉行的冬奧會上,俄羅斯代表團的金牌數突飛猛進。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俄羅斯金牌6

2006年都靈冬奧會,俄羅斯金牌8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俄羅斯金牌3

2014年索契冬奧會,俄羅斯金牌13

這個神話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真相?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俄羅斯國家反興奮劑實驗室主任格里戈裡·羅琴科夫揭露了“俄羅斯國家興奮劑計劃”

紀錄片《伊卡洛斯》在拍攝過程中意外地拔出蘿蔔帶出泥,美國導演布萊恩·佛格爾結識了俄羅斯國家反興奮劑組織最高級別官員格里戈裡·羅琴科夫。這使得一部原本惡作劇性質的真人秀節目竟然揭露出一個驚人的醜聞,“俄羅斯國家興奮劑計劃”,也使得本片最終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項。這當中起了關鍵作用的就是俄羅斯“興奮劑之神”格里戈裡·羅琴科夫,他也是“俄羅斯國家興奮劑計劃”的總設計師,並且“碰巧”成為俄羅斯國家反興奮劑實驗室主任。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格里戈裡·羅琴科夫混跡江湖多年,年輕時曾經立志成為運動員,甚至不惜讓母親為自己注射禁藥。然而他對興奮劑的興趣超過了體育本身,最後考入前蘇聯頂尖的莫斯科大學化學系,並且同時成為了整個俄羅斯“反興奮劑”和“使用興奮劑”的領軍人物。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格里戈裡·羅琴科夫在俄羅斯體育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早已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這也為他後來向西方國家尋求庇護埋下伏筆。2015年11月,世界反興奮劑協會前主席龐德所領導的一個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向公眾披露了俄羅斯國家興奮劑計劃,並且點名要求追究莫斯科興奮劑實驗室主任格里戈裡·羅琴科夫的責任 ,同時矛頭直指俄羅斯國家安全機關(FSB)。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格里戈裡·羅琴科夫的好友俄羅斯反興奮劑協會主席Nikita Kamaev 發表聲明,駁斥了這份報告。然而2016年2月Nikita Kamaev 意外的死於心臟病突發。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2015年11月格里戈裡·羅琴科夫逃離俄羅斯,而此後數年國際社會對俄羅斯體育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格里戈裡·羅琴科夫本人也因此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威脅,不得不在美國政府的聯邦證人保護計劃下東躲西藏。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正是格里戈裡·羅琴科夫所揭露的真相,導致了2016年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發佈了那份轟動性的“麥克拉倫報告”。這份報告揭露出震驚世界的醜聞,僅僅在2011至2015年期間俄羅斯三十多個體育項目近千名運動員使用了興奮劑。這份報告直接導致了俄羅斯田徑和舉重項目被禁止參加2016年裡約奧運會,同時也成為國際體育史上最為嚴重的興奮劑處罰。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索契冬奧會背後的事實真相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俄羅斯獲得了13金和11銀的驚人成績,毫無意外的在獎牌榜上排名第一。更加耐人尋味的是,所有獲得獎牌的俄羅斯運動員沒有被查出一例興奮劑違規現象。然而事後的調查發現,在索契冬奧會上的興奮劑檢測工作中存在著嚴重的舞弊行為,紐約時報將這屆奧運會稱為“史上興奮劑使用最成功的一屆奧運會

”。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早在冬奧會開幕前六個月,身為俄羅斯國家反興奮劑實驗室主任格里戈裡·羅琴科夫就開始了忙碌的“準備工作”。他需要每週與俄羅斯體育部長Vitaly Mutko會面,彙報所謂的“工作進展”。而一位被認為是俄羅斯國家安全機關(FSB)的特殊人物也出現在了莫斯科興奮劑檢測中心,詳細瞭解了世界反興奮劑組織關於尿檢的流程。

在紀錄片中詳細描述了索契冬奧會上,俄羅斯運動員的尿檢樣本被乾坤大挪移的過程。運動員比賽後的尿樣被當場裝入A/B 兩個瓶子, 隨即運往當地的興奮劑檢測實驗室。

俄羅斯人確保所有東道主運動員尿檢合格的終極方法就是根本不使用比賽當日運動員的尿樣,換句話說就是掉包。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那麼問題就變成如何將有問題的尿樣替換成幾天前的樣本?

戰鬥民族做事情從來簡單不粗暴,他們將東道主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直接在索契冬奧會興奮劑檢測實驗室馬路對面設立俄羅斯運動員的尿樣倉庫,儲存所有本國奧運會參賽運動員服藥前合規的尿樣。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現在問題就被簡化為“乾淨”的尿樣如何被送入實驗室替換“問題”尿樣?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檢測的規定是,運動員比賽後的尿樣被立即封存在A/B兩個瓶子中。A瓶屬於當期類底稿,比賽當日送入實驗室檢測。B瓶屬於長期類底稿,送交國際奧委會歸檔封存,以便日後在有關方面申訴時進行復檢。

為了躲避佈滿實驗室的高科技監控探頭,戰鬥民族再次發揮簡單實用的精神,想出了一個價廉物美的解決方案,牆上打洞。通過實驗室牆上一個虛假的插線蓋板,製作了一個原始而又實用的通道。傳遞出有問題的尿樣並且將合規的尿樣塞入實驗室,直接被送上實驗臺進行檢測,A瓶樣本搞定。索契冬奧會興奮劑實驗室化驗室的牆上一個小小的插座蓋板,徹底擊潰了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嚴密的檢查措施。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B瓶就簡單了,連夜送到對門的國家安全局倉庫做技術處理,然後原路返回。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那麼,最後的問題就是打開世界反興奮劑組織使用的專用瓶蓋了。

整個國際社會反興奮劑戰線的最後堡壘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安全瓶,運動員的尿樣被儲存在一種被稱為“貝林格瓶”("BEREG-KIT")的容器中。“貝林格瓶”在被封存後,必須使用指定的機器進行破壞性的開啟才能打開。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然而在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的調查中發現,索契冬奧會上大多數保存俄羅斯運動員尿樣的“貝林格瓶”瓶蓋內側均有明顯的刮痕和印記,可以被認為重複打開過。真相是簡單而又殘酷的,對於一個擁有核武器和五代機級別工業能力的國家,怎麼可能打不開一個玻璃瓶蓋?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人類使用興奮劑的歷史與人類競技體育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在古代奧運會上就有古希臘運動員服用某種脫水的無花果和蘑菇來提高運動成績。現代科技的進步不僅造福了人類健康,同時也開啟了興奮劑的潘多拉魔盒,隨之而來的是就是興奮劑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傷害。1896年威爾士自行車運動員阿瑟林頓由於服用過量興奮劑而死於當時著名的波爾多至巴黎的公路自行車比賽,而他被認為是現代社會第一位死於濫用興奮劑的運動員。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在意識到興奮劑對公平競賽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後,國際社會才開始做出反應。1928年國際田徑聯合會成為第一個官方宣佈禁止使用興奮劑的國際體育組織,人類社會開始了與興奮劑漫長的鬥爭。然而直到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才開始對運動員進行藥檢。而在本文開頭提到對各國體育握有生殺大權的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直到1999年才成立,人類終於在反興奮劑事業上邁出關鍵一步。

俄羅斯再次遭到全球禁賽,這部紀錄片早在2017年便將真相公之於眾

紀錄片的名字《伊卡洛斯》指的是希臘傳說中的一個工匠的孩子,他的父親用蠟和羽毛為他製作了一對翅膀,並且叮囑注意飛行高度。野心勃勃的伊卡洛斯不聽勸告一心只想飛得更高,最終因為翅膀被太陽烤化而墜入大海。

對於俄羅斯這樣一個曾經的超級大國來說,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成為二流國家的現實。然而當前俄羅斯的人口與經濟都無法支撐起他們的大國夢想,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得體育變成了俄羅斯證明自己大國地位的最好途徑

。在興奮劑的問題上,俄羅斯人做出了“伊卡洛斯”的選擇也就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