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土衛二?

【ALENG 自媒體】4月6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對地外生命的探索,一直是現代天文學領域內一個非常活躍的話題。儘管截至目前,人類尚未在任何已知的地外星球上發現生命跡象,但是這並不能阻止科學家和公眾對地外生命探索的渴求,目前,美國宇航局已經有包括好奇號火星車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項目正在執行或者即將執行,在此之外,該機構已經開始為未來的地外生命探索項目尋找目標,而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很可能會成為NASA下一個外星生命探測項目的首選對象。

下一站,土衛二?

土衛二於1789年8月28日被首次發現,發現者是德國人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爵士(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土衛二是土星已知62顆衛星之一,平均直徑約為504公里,圍繞土星一週約需32.9小時。土衛二表面被一層厚厚的冰層所覆蓋,因此,其表面發照率是太陽系中所有天體最大的,但是由於土衛二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層,因此,92%的太陽光都被髮射,致使這個冰冷天體的表面溫度非常低,約為攝氏零下201度。

下一站,土衛二?

土衛二最引人注目的倒不是其表面厚厚的冰層,而是冰層之下一個全球性的海洋以及間歇性噴發的冰物質。

根據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獲得的數據,土衛二南極噴發的冰粒狀物質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考慮到土衛二冰層下可能存在的全球性海洋,科學家相信,該天體冰層下的海洋中很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儘管其形態可能遠非我們所能想象。正因如此,土衛二成為科學家眼中探索地外生命的理想目的地。

下一站,土衛二?

儘管土衛二是尋找地外生命的理想目標,但是美國宇航局最近的類似項目卻選擇了土衛六。土衛六也是太陽系中尋找地外生命的熱門目的地,已經被NASA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執行過登陸任務,現在,美國宇航局又要對該天體進行探測,這個被稱為“蜻蜓計劃”的探測項目,將於2026年發射升空,並於8年後登陸土衛六,蜻蜓計劃的一個重要裝備是一個由核能驅動的無人機,該無人機可以在土衛六表面連續飛躍,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極其豐富的科學數據。

下一站,土衛二?

蜻蜓計劃是美國宇航局新邊疆計劃的旗艦任務之一,目前,該機構已經開始著手為未來的探索項目尋找目標。3月31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主持的一次研討會上,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阿曼達·亨德里克斯(Amanda Hendrix)在發言中說,“土衛二是目前地球上唯一被確認的擁有可居住環境的一個天體,我們能夠在其表面噴發物中很容易找到生命特徵。”阿曼達·亨德里克斯呼籲,在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旗艦任務中,應該優先考慮土衛二。

下一站,土衛二?

當然,太空探測項目不僅是一項技術要求非常大的工作,而且也是一件非常燒錢的工程。即將進行的登陸土衛六的蜻蜓計劃研發費用就高達8.5億美元,而最終發射完成之後,整個項目的費用可能超過10億美元。由於經費困難,美國宇航局的Artemis登月計劃已經削減了原計劃首先建造的月球空間站任務,改為直接登月。

下一站,土衛二?

因此,要知道土衛二冰層下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還需要科學家說服那些篤信賺錢和追求顯而易見的成果的國會大佬們,否則只能乾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