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大型電視紀實類欄目《匠心》掀起了全國紀錄片熱潮,講述了當代憑藉一己之力改變行業命運的匠心英雄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匠心傳世的大國工匠精神,他們堅守在各行各業,為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和活力,讓企業煥發新的生機。

大國工匠精神意味著專注凝神、堅定執著、對社會的貢獻、獨特的創造力以及和產品對話的能力。匠心之專才用匠心書寫逆襲之路,認真嚴謹不斷苛求,做到"奢侈"、極致、傳世,是為國之重器。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大型電視紀實類欄目《匠心》講述了許多憑藉自己的奮鬥從而改變命運的人物經歷,梁桂源生於貧苦,因為對鋅合金的鑽研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建築行業的白衣天使羅剛靠著豐富的建築學知識,為倒塌建築第一時間給出排危方案,挑戰自我實業報國。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匠心至純品質至臻,匠心築夢不負光陰,紀錄片《匠心》的播出大獲全勝,花花世界中匠心之道穿過屏幕直抵人心,與此同時同名電影《匠心》也因時代的發展需求應運而生,將在7月18日暖心上映。

影片講述了在遠離繁華大都市的木雕小鎮上,傳統的中華工藝依舊在代代傳承。青年設計師陸曦和臺商方寒冰為了一個建築修復方案誤打誤撞回到自己故鄉木雕小鎮,在這裡重拾祖孫情,也找到了當下社會年輕人所缺失的匠心精神。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不同於針對技巧和專業知識的紀錄片,電影《匠心》從情感與傳承入手,在講述著雕刻技藝的同時,更多注重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交流。無論是手工匠人還是城市白領,他們都有著不能剝離的社會性身份,而這些身份賦予了他們獨一無二的情感。親情、友情、愛情,只有建立在這些真摯的情感之上才會產生匠人精神這種至臻至純的品質。電影《匠心》正是看重了這點,才能講述出如此動人的故事。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影片劇情張力十足,犀利不乏感人,觸及觀眾心底最柔軟的角落。老牌演員馬少驊和新晉小生張迪棋逢對手強強飆戲,精湛而走心的演技迸發出強有力的感染力。作為一部品質上乘的主旋律文藝片,《匠心》深度聚焦現代迷茫的年輕人,告訴他們工作不分高低,傾注在其中的心血才會造就真正的價值。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在公佈定檔信息的同時,影片也放出了概念版海報,暗色松木的木板上,一雙古樸有力的手刻下了蒼勁的"匠心"二字,"匠"字的右下角還有一個半蹲的人物剪影,寓意著以大容小,匠心落在一筆一劃之間,以小見大,匠心顯於工匠俯仰一生。

大國工匠精神是極限挑戰《匠心》欄目同名電影 7 月 18 日上映

童年沒有因為長大而失去,最美好的擁有是愛,每個我們都是陸曦,帶著好奇心、創造力和對手中之事永遠熱愛的匠心去擁抱這世界。無論你是剛剛進入職場還是已經小有成就,相信你都能在《匠心》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與未來,看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主旋律文藝電影《匠心》由代慧康擔任總製片人,王凱陽執導,主演馬少驊、張迪、姚以緹、時男,由北京坤林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四川新華髮行集團有限公司、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綠色中國雜誌社、築木文影視文化傳媒成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