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降準,超儲“降息”更值得關注

4月3日,央行公佈對中小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除了降準,超儲“降息”更值得關注


落實國常會部署,定向降準落地,增強中小銀行信用派生能力。第一,此前國常會明確提及“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市場對於定向降準預期較為充分;第二,定向主要針對“第三檔”的中小機構,即針對農合、農信、村鎮銀行、部分縣域農商行等“三農類”金融機構,省內城商行跟隨調降;第三,調降後第三檔處於偏低位置,基準檔僅在6%。

超預期調降存款準備金利率,進一步打開資金利率的下行空間。第一,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作為銀行融出的機會成本,若市場利率低於超儲利率,邏輯上機構融出資金不如放置在央行賬戶中,故超儲利率構成了利率走廊的下限;第二,超儲利率多年未調整,3月20日,DR007盤中報價創下0.79%的史上新低,逼近0.72%的下限;第三,此次央行調降超儲利率,或意在促進銀行機構的資金融出,防止流動性“淤積”在銀行間,促進資金利率的下行和貨幣政策寬鬆效果的傳導。

後續來看,資金面或維持寬鬆,4月資金波動因素減弱,未來也關注利率走廊上限的調整可能。就資金面而言,4月流動性需求因素主要集中於MLF、 TMLF到期和繳稅,月中MLF大概率續作,疊加定向降準落地,月中資金波動因素顯著熨平,下旬24號是TMLF的到期日和繳稅截止日,預期公開市場或重啟操作對沖短期因素影響,TMLF或採取延期操作。故總體而言,下旬之前資金利率或再次顯著下探,存在逼近新超儲利率的可能,下旬仍存在擾動因素;就利率走廊而言,SLF操作利率自2018年3月22日跟隨逆回購操作利率上調5BP後,一直未出現調整,近兩年逆回購操作利率的變動,始終未跟隨,本次走廊下限調整後,關注SLF操作利率調整的可能。

風險提示:流動性超預期收緊

週五,央行今日公開市場未開展逆回購操作,無逆回購到期;早盤資金情緒指數39,非銀資金情緒指數為44,資金面維持寬鬆狀態,資金供給仍較為充足,下午隔夜資金加權維持在0.97%,7D資金價格加權在1.58%附近。點評:隔夜再次回落至1%一下,月初流動性總量水平較高,資金價格持續回落;國債期貨明顯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跌0.35%,5年期主力合約跌0.10%;上午聯防聯控記者會,央行政策層對於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的態度較為謹慎,關注通脹等因素,市場情緒受到壓制,銀行間現券國債收益率明顯上行,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190215收益率上行至3.08%附近;尾盤,央行降準公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超預期調降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引燃市場情緒,收益率快速下行,至19點後仍有成交,190215快速下行超過5BP至3.0225%,突破前低;全天累計下行3.25BP,成交在900筆以上。

一、除了降準,超儲“降息”更值得關注

落實國常會部署,定向降準落地,增強中小銀行信用派生能力。第一,對於定向降準市場預期較為充分。3月31日國常會議,確定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部署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其中明確提及“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故此前市場對於定向降準的預期較為充分;第二,定向主要針對“第三檔”的中小機構。本次調降了“三檔兩優”中第三檔的基準法準率,第三檔針對農合、農信、村鎮銀行、部分縣域農商行等“三農類”金融機構,省內城商行法準率在2019年9月公佈降準中進行了單獨調降,此次再次跟隨調降,對中小銀行進行定向降準,以更好服務小微、民營等經濟主體;第三,調降後第三檔處於偏低位置。本次調降後,第三檔的基準法準率僅有6%,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我國曆史上以及發展中國家情況看,6%的存款準備金率是比較低的水平”。

除了降準,超儲“降息”更值得關注


超預期調降存款準備金利率,進一步打開資金利率的下行空間。第一,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是利率走廊的下限。在國內的利率走廊系統中,上限和下行分別是SLF操作利率和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對SLF而言,由於是銀行主動發起,且可以覆蓋中小型的存款類金融機構,故作為流動性救助工具,當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資金利率高於SLF時,機構可以選擇利用SLF向央行借款,故其成本構成利率走廊上限,且實際操作中,央行業務指導也將SLF操作利率作為資金利率的上限要求。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作為銀行融出的機會成本,若市場利率低於超儲利率,邏輯上機構融出資金不如放置在央行賬戶中,故超儲利率構成了利率走廊的下限;第二,超儲利率多年未調整,近期由於流動性總量較高,資金利率多次逼近下限。自2008年從0.99%下調至0.72%後,超儲利率多年未作調整,利率走廊維持維持較寬的區間,近期央行增量操作之下,資金利率持續下探,3月20日,DR007盤中報價創下0.79%的史上新低,逼近0.72%的下限;

第三,繼續引導銀行間資金成本的降低,進而帶動實體融資成本的下行。春節後,央行“降成本”的思路出現重大變化,由2019年的壓降“風險溢價”,轉為引導資金利率下行從而帶動貸款利率下行。此次央行調降超儲利率,或意在促進銀行機構的資金融出,防止流動性“淤積”在銀行間,促進資金利率的下行和貨幣政策寬鬆效果的傳導

除了降準,超儲“降息”更值得關注


後續來看,資金面或維持寬鬆,4月資金波動因素減弱,未來也關注利率走廊上限的調整可能。就資金面而言,4月流動性需求因素主要集中於MLF、 TMLF到期和繳稅,月中MLF大概率續作,疊加定向降準落地,月中資金波動因素顯著熨平,下旬24號是TMLF的到期日和繳稅截止日,預期公開市場或重啟操作對沖短期因素影響,TMLF或採取延期操作。故總體而言,下旬之前資金利率或再次顯著下探,存在逼近新超儲利率的可能,下旬仍存在擾動因素;就利率走廊而言,SLF操作利率自2018年3月22日跟隨逆回購操作利率上調5BP後,一直未出現調整,近兩年逆回購操作利率的變動,始終未跟隨,本次走廊下限調整後,關注SLF操作利率調整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