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奇:年少成名的壓力曾讓我失去了對網球的熱愛

在最新一期Behind the Racquet欄目中,現no.24克羅地亞美女維基奇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年少成名為自己帶來的壓力和在過去幾年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故事。

聲音|維基奇:年少成名的壓力曾讓我失去了對網球的熱愛

維基奇(圖片來源:behindtheracquet社交媒體截圖)

“我從六歲的時候開始打網球,其實在四到六歲這段時期我一直在學習體操,體操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我特別喜歡在電視上看體操比賽。當我一開始學習體操的時候我並沒有想著要成為一名職業選手,我的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有一天教練跟我的父母說我的身高對於體操來說太高了,現在回過頭來想,他們說的話可能是正確的。暑假馬上就要來了,父母讓我嘗試其他的體育項目。我說‘要不試試網球吧?’從第一天打網球起我就愛上了這項運動。我記得在我第一次去練習網球之前,我竟然在家裡扭傷了腳踝,即便如此我還是去了。我從一開始就很享受網球,不過可能也因為我是個好勝心很強的人,我痛恨失敗,渴望勝利。我真的很熱愛這項運動,夜場比賽對我來說是無與倫比的體驗,特別是在大滿貫賽事中。一整天時間我都待在網球場館內,而當我晚上回到酒店後我打開電視看的還是網球,我想這也體現出了我對網球的熱愛。”

“我記得,在16歲左右的時候我連續輸掉了七場比賽,那是所有我連敗經歷中最糟糕的之一,但是那個時候青少年選手參加職業賽事的次數是有限的,所以我沒有辦法每週都去打比賽,儘早地拿下我想要的比賽勝利。我終於在印第安維爾斯贏下了比賽,這讓我鬆了一口氣。因為在接連輸了幾場比賽後,你會出現消極的情緒,質疑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我在16歲的時候就打進了前一百,排名的迅速上升讓我十分掙扎。我在17歲的時候贏下了第一座巡迴賽冠軍,每次當我打進決賽或者贏下冠軍的時候,我在接下來的幾項賽事的表現都會很差,基本都是很早就出局,因為我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在18到20歲這段時間其實我並不享受打網球,因為大家對我的期望太高,從我16歲起所有人都期待我不斷贏得比賽,但事情從來沒有這麼簡單,這樣的情況是很罕見的。所以我現在我看到這些年輕球員,我很清楚她們的勢頭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因為她們不得不面臨隨之而來的壓力,進而克服這個難關。”

聲音|維基奇:年少成名的壓力曾讓我失去了對網球的熱愛

(圖:視覺中國)

“很大一部分壓力都來源於媒體,我記得我讀到過一篇報道將我描述為賽事的‘遊客’(經常早早出局),我從來不是什麼在意外界對我評價的人。我在克羅地亞國內的時間比較少,這樣我就不用聽到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就不用應對這些壓力。不過即便你選擇避開這些事情,你總是會聽到一些關於你的報道。我一直在努力訓練,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那段時間我的努力沒有辦法體現在成績上,我終於意識到我那個時候一點都不享受打網球,當我的排名從100位上升到20位以內的時候一切都隨之改變了。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也慢慢成熟了起來,並不是說我比以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而是我更加清楚未來的路要怎麼走下去。”

“在經歷過去幾年以來的努力,我在去年終於收穫了較為成功的一個賽季。我的教練Torben Beltz和體能師Zlatko Novkovic,他們兩人幫了我很多,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這讓我更享受跟他們一起到處旅行,參加各項賽事。Torben是非常有正能量的一個人,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對自己很嚴格,很容易對自己感到失望,但與此同時我很喜歡社交,我是個很友善的人。雖然說有些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呆在房間不跟任何人說話,自己點一些東西吃吃,但基本大多數時候我都會出去跟團隊或者好朋友一起吃晚飯。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是薩卡里,如果她是我的對手的話,比賽肯定會很難打,因為我們都有著好勝的性格,但與此同時我們又是如此親密的好友。最糟糕的地方在於她瞭解我在場上的一舉一動,而我也很清楚她在場上的意圖,因為我們太瞭解彼此了,這讓一場比賽變得非常奇怪。每次我跟她打比賽,我的腦子裡一直希望這場比賽能快點結束就好了。在打比賽的時候我不會想著我們之間的友誼,因為我知道比賽結束後我們就又是好朋友了,我們之間還有一個約定,贏得比賽的那個人要為晚餐買單。”

“對於新生代球員來說,如果要我給她們一份最佳的忠告,那就是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要想得太多太遠。網球生涯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因為就算是現在,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去想我未來想要達到的成就,但是僅僅是想的話不會對我有任何幫助。在這段旅程中,你身邊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從各個方面幫助你,雖然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團隊成員,這也是為什麼網球是一項如此艱難的體育運動。”

(編譯/王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