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剛剛過去的六一,又是一次廣告營銷的狂歡。但你之前肯定想不到,這個兒童節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廣告,竟然是華為!

營銷君對這支廣告的評價,只需一句臺詞就能概括:

“大聖此去欲何?踏南天,碎靈霄!”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這部《悟空》,我不允許我的讀者沒有看過。

短片講述90年代《大鬧天宮》首映時,男孩為了去鎮上看電影,翻越山野,歷經艱險,抵達電影院時卻已穿越到數十年之後,在疊合的時間與驟變的世界中表達對於時光匆匆的感慨,也表達了對一個時代記憶的緬懷。電影中,孫悟空給了男孩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他能夠堅定地去尋求夢想;而現實中,華為用手機去拍攝一部電影的勇氣,同樣值得稱讚。

1

媒介即訊息

豎屏美學再構未來影像


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曾說過,媒介即訊息。真正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以及它所開創的可能性和社會變革。

在移動通訊時代,手機這種媒介能帶給廣告的可能性是什麼?看過華為這部《悟空》後,很多人都發現了一種直接的觀感變化——那就是豎屏。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傳統工業電影一直都以橫屏構圖培養著大眾的審美,但是誰說電影一定要橫屏才能看?華為順應用戶使用手機的視聽習慣,嘗試用豎屏電影的方式來跳脫傳統美學的桎梏。這種豎屏不同於直播短視頻那樣的快消影像,而是內容、佈景、運鏡等都要隨畫框打破重組的海報式美學。當然,這也意味著挑戰、不確定性與走出廣告人的舒適感——好廣告絕不是重複喊兩句slogan那麼簡單。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悟空》給我們展示了未來影像的豎屏想象,但在華為看來,答案不止一種。根據營銷君的觀察,華為不是第一次探索未來影像的邊界了。在此之前,包括《悟空》導演蔡成傑在內的彭宥倫、麥子、白波等新銳導演就用CG電影、定格動畫、紀錄片等先鋒形式不斷給華為P30拓寬攝影攝像領域。手機攝影的想象空間究竟有多大?答案可能永遠藏在華為影業的下一部作品裡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但可以說,華為關於這場未來影像的藝術共創,既是給產品注入新的能量,也是在倡導並引領聚焦於手機的影像美學標準,給用戶傳遞出一種時尚化、藝術化、高級感的品牌態度。

2

媒介即延伸

人機契合打造電影敘事


在未來影像整體的美學框架下,如何去實踐這些審美呢?這關係到電影的拍攝工具與拍攝技術。

在營銷君看來,媒介就是人的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視覺的延伸,廣播是聽覺的延伸,手機則是一種綜合的感官延伸。而對於華為P30來說,這種延伸的深度與獲得感要來得更加強烈。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攝影師何山與導演蔡成傑在拍攝現場


從導演的電影訪談中,可以看出拍攝前期導演自己心裡也沒底——放棄攝影機而用手機拍電影,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拍攝效果到底如何?觀眾會不會認可它是一部電影?普通人都知道這很難回答。

但從電影中挑幾個鏡頭看,這種擔心彷彿是多餘的。

華為P30可以被導演一頭仍進水裡,零NG記錄清晰水下世界: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也可以近距離拍攝火焰,這不是一般攝影鏡頭承受得住的: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手機的輕便性能夠成為主人公替身,被導演套在塑料桶上滾落山崖,真實再現“天旋地轉”的視覺衝擊: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手機鏡頭微小的特點還能和水滴結合產生一種朦朧濾鏡,比攝像機更能表達場景的情緒與溫度: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無論是微距、長焦、還是廣角,用華為P30拍攝的《悟空》都不亞於電影質感。華為用拍一部電影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產品的特點,客觀上也對觀眾營造出一種暈輪效應,你能拍,為什麼我不能拍?

因此,導演在探索手機拍攝時實際上給我們展現了手機攝影的平等屬性——那就是即便最普通的用戶也能夠藉助華為P30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一蹴而就地完成一部高品質作品。

3

媒介即隱喻

悟空傳奇演繹平凡英雄


除了宏觀的美學框架與技術流的電影敘事,華為還藉助《悟空》這個故事隱喻了整個品牌精神與一個時代的價值。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從電影中能夠看出,從當年落魄到看一次電影都要人翻山越嶺的貧窮山村,到如今錦繡繁華的大都市,象徵的是每一個追尋悟空的少年獨立奮鬥的三十年。

而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拍攝倒走的時鐘,在營銷君看來是華為“願你我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的慷慨豪情。華為的品牌精神從《悟空》這部電影中不言而喻。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齊天大聖。此次兒童節營銷,華為在推出電影之外,還邀請了眾多幸運家庭一起參與《悟空》和64版《大鬧天宮》線下觀影活動,讓每一位家長和孩子共同追憶那屬於不同的時代,又全然相似的“少年英雄夢”。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華為將這次未來影像的營銷campaign融合進關於《悟空》的全民回憶中,在整個創意鏈上將產品、作品、話題,以及大眾的悟空情節串聯起來,最終呈現出了一個不分年齡,不分世代,全面重溫少年英雄夢的效果。可以說,活動整體上已經跳脫出了品牌活動的條框,成為一次廣泛的時代文化再一次喚醒。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前言中,瓦萊利曾談論“偉大的革新會改變藝術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將影響到藝術創作本身,最終或許還會導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變藝術概念本身。” 這句話恰恰印證了華為拍攝的《悟空》——一切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對未知的好奇,對趨勢的捕捉能力,都將在影像中得到磨練與驗證。


廣告界的電影大師——華為又出新廣告了



在這樣一個兒童節營銷中,華為講述了一個嚮往英雄孫悟空的小男孩的故事。營銷君覺得這不是在寫別人,正是在寫我們每一個人,有哪一個少年時期的孩子不曾對悟空有過崇拜呢?營銷君也希望,滄海桑田之後的我們,也能夠不忘初心,真正成為自己的英雄,每一顆追夢的心,都值得被善意以待。

趣營銷APP---讓你的廣告更有營銷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