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宿州新汴河水利風景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沒想到吧)。位於宿州城區北部,以新汴河治理工程為依託,以水文化展示、水生態科普為主題,是集防洪蓄水、生態科普、文化娛樂、休閒健身、廣場集會、旅遊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景區。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汴水從何而來?隋煬帝時,大運河通濟渠段就是今日汴河的前身,唐代太宗皇帝將通濟渠改名廣濟渠,後又覺還有舊朝痕跡,於是改名汴河。唐憲宗時,出於“鎮汴”的需要,置宿州,所以宿州因汴河而來。1966年,出於治淮需要,在已決堤的唐宋汴河平行線上,挖了新汴河。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景區因何而建?2013年,宿州市政府審時度勢,以新汴河治理為契機,以建設大型濱水公園、打造皖北地區親水宜居城市為目標,建設了新汴河水利風景區。汴河兩岸,分別為北岸歷史線和南岸民俗線。北岸十三個廣場展現了宿州境內發生的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戰役,南岸則分為三大板塊展現了宿州的人文和民俗文化。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功能如何凸顯?新汴河景區的功能,應該立足在生態和民生上,因地制宜的發揮優勢,以水利為主題進行治理規劃。打造一個具有生態、科普、遊玩、文化效應的綜合性景區。除了兩岸,還有一點,即新汴河水利展覽館,展現新汴河的歷史和文化。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宿州人的母親河,新汴河水利風景區的前世今生

新汴河景區計劃將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宿州八景、孝賢文化等融入景區文化線,增加水上游玩、兒童樂園等。我們相信新汴河景區會越來越好,成為宿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歡迎關注宿州小助手,瞭解更多資訊,涉及版權問題請私信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