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一個月回報50%”

“推薦親友加入,可獲得額外獎勵”

“一夜暴富,實現財富自由,成功逆襲”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近期波動巨大。在這種特殊時期,普通民眾特別容易受到虛假信息的蠱惑,一些交易平臺藉機炒作“虛擬貨幣是超越黃金白銀的避險資產”,其實是投機分子哄騙消費者參與虛擬貨幣交易,藉以牟利的消費陷阱。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參與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投機炒作的風險提示》,再次警示消費者不要參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及相關投機行為。

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七部門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虛擬貨幣交易和ICO行為都是非法金融活動。為逃避監管打擊,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註冊或將服務器設置在境外,繼續從事相關活動。這些平臺常以各種噱頭吸引消費者眼球,還通過機器人程序刷量、篡改數據等行為,營造出虛擬貨幣交易市場的“繁榮”假象。在誘導消費者入場後,平臺會採用各種操縱市場手段侵佔消費者財產。由於“出海”經營,這些平臺運營主體較為隱蔽,通過頻繁變更網站域名和服務器地址、採取線上導流線下交易等方式,逃避監管部門打擊。其運營主體註冊地、辦公地以及業務開展區域常常不同,消費者往往無法確定運營者身份,一旦發生財產損失很難追回

由於普通投資者金融知識匱乏、風險意識淡薄,很容易被一些機構、平臺有意散佈的虛假消息矇蔽。加之疫情期間犯罪分子也非常容易利用大家的恐慌心理製造假象,誘導投資者盲目購買虛擬貨幣,對此一定要提高風險意識。所以,廣大投資者一定要警惕各類充斥市場的虛假信息。

另外,虛擬貨幣常見的詐騙傳銷花招主要有四種,請大家也要提高警惕:

第一是號稱高大上的神秘外國背景——犯罪分子會化身為背景神奇的創始人;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第二是打國家政策的擦邊球——犯罪分子直接套用國家的相關政策,利用受眾對政府的信任騙取錢財;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第三是自稱有特別神奇的關係網——犯罪分子經常在會員群裡曬出與各路政要名人合影的PS照片,騙取受害者的信任;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第四是蹭“區塊鏈技術”等熱點——犯罪分子常常套用“區塊鏈技術”等熱點概念吸引受害者投資,宣傳時多鼓吹一夜暴富。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網警提醒】虛擬貨幣是超越金銀的避險資產?是心動嗎?不!是心痛!


寧夏網警提醒廣大投資者


第一,我國目前明令禁止任何虛擬貨幣交易。第二,任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行為均屬非法。

投資要保持高度警惕,務必樹立理性理財觀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若發現此類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等違法行為,除自己提高風險意識,不上當受騙外,請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