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雖然說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是使用的微信,可是對於很多80後和90後而言,QQ可是青春的一大回憶。所以即使是沒有用了,內存較大,可是人們依舊捨不得刪除,也捨不得註銷。而今年的話,則是QQ的20週年。這對於騰訊,尤其是馬化騰來說,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20年前的2月10日深夜,QQ的首個版本正式上線。

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馬化騰也在昨天特別發出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感慨道:"不知不覺,才想到二十年前的今晚到明日凌晨期間,只有幾百K字節的第一個版本的QQ99a正整裝待發。"

1999年2月10日,QQ(OICQBeta1)誕生,第一批QQ號出現。馬化騰,這位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是它的第一位用戶。騰訊QQ在當時還叫做OICQ,是模仿當時國際上最為流行的即時通信軟件ICQ而開發的"山寨"應用。然而,在當時還處於撥號上網的外部條件下,OICQ憑藉著置於國內的服務器,讓中國用戶享受到了更為快捷的聊天服務,同時,更為本地化的界面以及適用於國人的簡易操作,也讓OICQ有了成功的可能。

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作為騰訊的第一款產品,QQ是騰訊成功的根基。為了QQ的第一單業務,馬化騰曾往返深圳石家莊四次,也曾在最艱難的時候,幫別人做網頁來養活QQ。正因如此堅持才迎來後續QQ用戶的爆發增長。

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馬化騰說:"那時,當'嘀嘀'聲從不知哪個黑暗的角落傳出的時候,我們的心尖都會跟著抖一下,那種體驗從未有過,太美妙了。"

現如今20年過去了,QQ雖經歷了無數風雨,卻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騰訊財報顯示,QQ整體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23億,同比增長2.2%,其中,年輕用戶的月活賬戶數同比取得雙位數增長。

今年騰訊也是主打情懷路線,上線了一款"QQ個人軌跡"的活動。這對於不少80後和90後而言,可又是一波"回憶殺"。 這個活動上線之後,也是有不少的QQ用戶參加。很多人甚至都已經記不得,自己究竟是什麼時候註冊的QQ,也不記得自己究竟換了多少個頭像,發佈過多少條說說、照片等。可是這些事情,在這個活動中,都是有所提及。有意思的事,這個活動在給出數據的時候,會匹配一些你註冊那一年的大事件。

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騰訊的這一波操作,確實是很成功,並且也引起了不少曾經的QQ,如今的微信用戶注意。其實從很多數據中來看,QQ雖然在國內還是名列前茅的社交軟件,但相比於才成立8年的微信來說,QQ還是弱了一些。不過會有這種結果,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當初微信的出現,正好是順應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如今談及QQ與微信的關係,騰訊副總裁、QQ負責人樑柱認為,"QQ更偏年輕化、娛樂化;微信是一個生態的佈局,更關注平臺、架構和基礎的部分,建立良性的人、平臺、服務提供商系統"。他還用了一個更為通俗的比喻,"微信更像一個大的通用的商場,QQ更像垂直的類似於711的便利店。"

即時通信無法準確定義微信,在當下,即時通信也不再能概括QQ。騰訊秉持開放戰略以來,微信被視為最大的流量入口,QQ也正在成為生態。對於QQ來說,以前的需求是騰訊內部在做,以後會以開放平臺的方式交給第三方,用流量開放的方式構築生態。

前有微信,後有飛聊,年滿二十歲的QQ將何去何從?

同時,馬化騰也給QQ團隊一個新使命:更加聚焦在年輕人。"我覺得不同社區有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很多孩子不希望他的父母在同一個社交圈裡面,他在QQ上非常活躍,在微信上可能朋友圈發的圖片就是另外一種風格,我想您應該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