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即教育

所謂“看見即教育”,不是說當我們看見了孩子的哪些不好的地方需要立即教育,而是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做好表率,時時刻刻以身作則,讓孩子們“看見”我們的行為,用實際行動示範和教育。

我很記得兒子三歲左右的時候,有段時間我要備考一個證書,每天下班回到家裡都埋頭在書房裡面看書學習。當時兒子就在房間裡面自己玩,我也沒有特別留意他。

就這麼過了一段時間,我有一次看書看的眼困了,便回頭看了他一眼。這一眼讓我驚喜非常,兒子搬了客廳的凳子進來,乖乖的坐在凳子上面看繪本,而且還看的特認真。

看見即教育

這個情景我至今還印象深刻,因為我曾經試過用強硬的口吻命令他看書,也試過哄他,可都沒有這種效果,他總是沒耐性,看了幾頁就甩一邊了。我自己細細想來,可能當時我在學習的時候也是一直保持安靜,專心致志,這種投入的狀態連兒子也能感受得到,帶動了他自覺的加入看書隊伍中來。

出於好奇和欣慰,我問兒子:“為什麼你也在看書呀?”

他的回答很率直和純真,說:“因為我見到你在看書,我就拿出我自己的書來看啦。”

我故意逗他說:“你不看電視了嗎?”

他一臉認真的說:“因為我覺得電視都已經看厭了。”

我心裡想,哪裡是因為看厭了電視呢,估計現在打開電視機,他會馬上一溜煙的跑過去看。現在他能乖乖的待在這裡看書,是受到我“認真看書”的影響,在心理學上來說接近於行為趨同效應,因為他覺得自己也要和我做同樣的事情,而且他也能夠做到這件事情。

所以,在孩子們的教育中,“身教”遠比“言傳”來得有效,我們應該常常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如此,才能收穫到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