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當前生豬養殖真的是普通家庭的一次大機遇?

隨著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沉重打擊,有不少人開始著眼於回鄉創業,參與到生豬養殖這個項目中來。最近也收到許多讀者和朋友的資訊,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不外乎如下:目前進入生豬養殖行業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真的是這樣嗎?,目前生豬市場的空缺,我們還可以分到一杯羹嗎?,我們小型養殖戶拼得過大企業嗎?,目前參與養豬還用擔心非洲豬瘟嗎?,目前種豬和商品豬苗的價格高得離譜,現在才開始投入,有利潤空間嗎?等等類似的問題,都大同小異。

站在一個普通收入者的角度,個人認為那些預測生豬行情以及各種農產品行情還是不靠譜。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市場決定價格,任何人都無法準確預測各類農產品走勢的。投資養殖業本身就是一項風險投資,養豬相對而言也算是回本和見效比較快的一種,古人說“任有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個偶然的小因素,可能就會引起全*軍*覆*沒,不要老是帶著運氣去拼這個,必須要具備一些條件。

比如有養殖的經驗、一定的週轉資金和銷售市場。在我們國家生豬養殖還不成熟時,可能必須個人具備才敢下手,但是現在不同。

1、養殖經驗

無論是經驗還是養殖技術問題,這些現在都可以很方便的學習到或者打聽到,甚至國家也在開展培訓,提升農戶的養殖水平。

2、週轉資金

以前要自己全部墊支,現在國家有相關的扶持政策,特別是2020年裡面,由於我們國家從2018年受到非洲豬瘟病毒的影響,對我國生豬養殖的打擊差不多幹掉了我國大部分能繁母豬。目前國家也出臺政策鼓勵老百姓養豬 ,儘快彌補我國生豬的空缺,所 以現在養豬也算是一次重大機遇。

3、銷售市場

在談到生豬的銷售市場時,我想多說一句:我們國家是個生豬消費大國,什麼時候存在過豬賣不出去的,只是價格時常在波動而已。我相信這點應該沒人反駁吧。從18年非瘟爆發後,豬價可以說是一路飆升,到目前也是,在很多地方現在是買不到商品小豬和母豬飼餵。

4、目前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1月,1000頭來自丹麥的優質種豬“飛抵”廈門, ,包含長白、大白、杜洛克等優質品種;同月,來自法國的1395頭大白、長白和杜洛克種豬經過“飛行”中轉到達廣東;3月,1973頭法國優良種豬從太原航空口岸入境;同月又有500頭種豬從法國運抵貴陽……今年以來,中國已進口各類優質種豬達4325頭,而這些種豬大多是坐飛機來中國的。有消息稱,預計今年光從法國進口的種豬就會超過1.1萬頭,相當於中國2017年從全球進口的總和。

我想說這就是目前最大的市場空缺,我們國家從來就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引進過種豬吧,這也算是有史以來養豬行業最大的一次。此時如果不下手,那又在何時。可能有朋友問如果近年大規模投入,後面豬多了那不是又虧本了?大家可以看看2014年—2015年,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從15.5元/公斤一路跌至11.6元/公斤,下跌持續6個多月,累計下跌3.9元/公斤,跌幅達到25%。這是養商品豬,但是如果自家是自繁自養,那利潤還是有嘛。總之這都不是最大的挑戰。

目前最大的挑戰。依舊還是我們的非洲豬瘟,因為當前還未出有效的疫苗,還是以預防為主,相信在考慮養豬的朋友都已經瞭解到不少非瘟的防控手段以及它的破壞性。

總之一句話,目前是養豬最好時期,但非洲豬瘟隱患依存,所以風險與機遇共存!如能做到避開風險,現今養豬是好的切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