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老李和老唐經營著一家公司,他們共同歷盡坎坷,才能獲得現在的成就。

這天,他們一同向慈善機構捐贈了一筆錢,但是他們倆卻獲得了不同的反饋。

老李的親戚朋友知曉他的捐贈後,紛紛讚揚他樂善好施,做了好事。老李得到這些“好”的反饋,覺得很受用。在別人的反饋中,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善,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從此,他更加註重慈善和幫助他人,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而老唐的親戚朋友卻有些眼紅,他們認為老唐有錢去幫助外人,卻沒有幫助自己家裡的人,胳膊肘往外拐。只是在做一些“偽慈善”,“假熱心”,“假善良”。實在是太虛偽了。老唐得到了這些“壞”的反饋,自己也開始反思做慈善的目的,從此便很少進行慈善募捐。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鏡像效應,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因為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基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對自我的感覺,是由他人的思想以及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形成的。

因此,我可以看出他人的態度對我們的重要性。

有些人放下屠刀後,依然沒有成佛,因為沒有放下心中的屠刀,即他依然認為自己是“惡”,而那些放下心中屠刀的人,他們看到了自己“善”的一面,在放下屠刀之前,就已經成了“善”。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真實的看待自己

人沒有天生的“好”“壞”,更沒有高低貴賤,一個人能夠認識自己的善,就可以變得善良。

每個人都能夠選擇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足可見,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決定了我們的為人。

而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又是通過他人的反應來認識到的。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貧窮的小女孩渴望穿著漂亮的裙子,有一天,她真的等到了這個機會。她穿起了漂亮的裙子,可身邊的人告訴她,“就算你穿著華麗的服裝,也改不了窮酸樣。”

她就會變得自卑起來。

如果有人告訴她,“你穿著很好看!”她卻能變得自信和快樂。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能夠真實的看待自己,她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就算有人貶低她,她也不會失去自信,就算有人讚揚她,她也不會因此而飄飄然。

環境固然很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外界的鏡子看到真實的自己,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就會被外界歪曲了自我,被他人的言語左右。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兒時的鏡子

在兒時,父母是我們的鏡子。

如果父母尊重我們,無條件的關愛我們,關心我們的情緒,我們就能認識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值得被尊重的。

相反,如果父母不尊重我們、有條件的愛我們,我們就會認為自己是

有條件被愛的,如果沒有了這些條件,我們就一無是處。我們將會構建一個虛偽的自己,父母眼中期待的自己,可就不是我們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虛偽的人,變得自大。當這樣虛偽的泡沫破滅後,抑鬱便找上門來。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如果父母不尊重我們,不愛我們,我們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是一個卑微渺小的存在,我們不敢去表現自己,也不敢去競爭,拒絕別人善意的關心,又總是會害怕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夠周到。最後成為一個自卑的人,在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中,逐漸加重自卑的心理,抑鬱也將如影隨形。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長大後的鏡子

長大後,外界的環境將成為我們的鏡子,我們也將一直學習去如何真實的看待自己。

小劉加班回家,除了小劉佔了兩個位置,公交車都坐滿了,他本打算睡一覺,可沒想到最後上來一位帶著孩子的媽媽。

一上來,小孩就指著小劉不滿的哭鬧,說是要坐到座位上去。

小劉十分不滿小孩的哭鬧,便假裝睡著了沒聽見。誰知道,孩子媽媽立刻制止了小孩,她說:“寶寶,別鬧了,這個叔叔下班太辛苦了,讓他睡一會兒吧,等他睡醒了,就會騰出座位了。”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聽到這話,小劉有些臉紅,他假裝睡醒了,給孩子讓了座。

小劉沒有被小孩的哭鬧所打動,因為在小孩看來,小劉是一個“壞人”,小劉就會想把壞人做到底。而小孩的媽媽卻寬慰的理解了小劉,把小劉當成一個“好人”,讓小劉立刻做出了“好”的舉動。

這就是鏡像效應。


心理學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