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為什麼孩子愛狗狗超過了愛媽媽?

情景再現:

小明今天在家休息,正想給家裡的狗狗餵食,結果爸爸一趕回家,就氣沖沖地把小明硬帶到了醫院。

來到媽媽的病房裡,小明腦子裡想的都是家裡的狗狗,他害怕狗狗沒有吃的,顯得心事重重,對媽媽沒有說一句關切的話。

心理學家:為什麼孩子愛狗狗超過了愛媽媽?

爸爸見狀,對小明罵道:“你還有沒有良心了?你媽生病了,你都不知道來看望一下,整天放學就是和狗在一起。今天你媽做手術,你連問都不問。你對媽媽的關心,還不如你對家裡的旺財!”

媽媽不忍心地勸著爸爸,而小明呆呆地看著爸爸,他覺得自己有些委屈。

爸爸見他那個樣子,更是氣得不打一處來,他又說道:“家裡的玩具都是媽媽給你買的,吃穿都是你媽置辦的,你怎麼一點都不懂感激?!”

小明委屈的說:“你和媽媽每天都不在家,家裡只有我和狗狗,有狗狗陪著我,我才不會覺得孤單。媽媽和爸爸能像狗狗一樣陪著我嗎?別人羨慕我有新玩具,我羨慕同學都有爸爸媽媽陪著,睡覺有爸爸媽媽講故事。”

聽到小明的話,他的爸爸媽媽都愣住了,媽媽還忍不住掉下淚來。

他們總是以為自己給予了孩子最好的東西,以為他是幸福的,可沒想到孩子最缺少的卻是父母的陪伴。

心理學家:為什麼孩子愛狗狗超過了愛媽媽?

分析:

孩子對父母的冷漠,通常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忽略。

孩子不是不愛父母,而是對父母過於陌生。

現在很多家庭,為了給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雙方都出去工作。但是,在工作之餘,要記得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哦。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獲得一個健康的人格,不會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而孤獨和自卑。

心理學家:為什麼孩子愛狗狗超過了愛媽媽?

結局:

小明的爸爸媽媽意識到之前的錯誤,在小明之後的生活中,即使是身在外地,也會抽出時間和孩子聊聊天,說說心裡話。還會組織家庭聚會,出去春遊等等,增進家庭的感情。

在父母的陪伴下,小明逐漸變得快樂了起來,和爸爸媽媽的感情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