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2018年,徐崢不再滿足以‘囧’系列的輕喜劇,而是別開生面地給觀眾帶來一部特別的劇情影片——《我不是藥神》。這部由文牧野導演、徐崢 、王傳君 、週一圍 、譚卓 等人主演的影片,不僅獲得豆瓣評分9.0的優異成績,還引發了一大波社會熱議。故事以真實人物‘藥俠’陸勇的故事為基礎進行改編創作,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在巨大商業利益面前,堅守作為人的本性,救助無數病人的‘藥神’的故事。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徐崢飾演的男主角程勇是個生活困頓、家庭破碎的失敗者。他開了一家保健品店,但是既交不起房租,也付不起父親的醫藥費,更養不起妻子和兒子。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讓他性格暴躁,致使妻子忍不住提出離婚。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在這樣的‘囧’境下,他為了錢毅然決定去購買印度的仿製藥,然後帶回國,賣給國內需要的病人。因仿製的這種藥物採購價格低廉,中間的差價讓程勇掙許多錢,也認識許多被白血病困擾的‘病友’。後來因利益衝突,他被原本的假藥販子張長林威脅;被依仗藥品技術,將藥價定成天價的瑞士醫藥代表報警追查……種種壓力之下,程勇只能選擇‘金盆洗手’。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影片拍攝中依然帶有‘囧’系列的搞笑元素,比如程勇在印度和走私商笑罵,在剛開始賣藥的時候,被人拒絕和懷疑,掙錢之後為了給思慧出氣,拿錢砸著舞廳負責人跳脫衣舞……思慧一遍痛快拍掌,一邊無聲痛哭,這一幕或許也反映眾多病患家庭,被過度高昂的天價藥逼迫到幾乎崩潰的絕望無奈的真實的情緒表達。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已經積攢了經濟基礎的程勇轉而經營服裝廠,洗白成為身價頗高的成功商人。可是,當他得知假藥販子張長林提高藥價,讓許多病人重新回到吃不起藥的處境的時候,程勇為了救人,決定重操舊業。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張長林說: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可是,這個世界永遠不可能只剩下富人。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影片中反覆提到‘真’和‘假’的衝突,在法律上的定義和在病人口碑中的定義,究竟怎麼區分!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對於製藥商來說,仿製藥品為假,但對於病人來說,能救命的藥都是真。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歸根結底,是因為真藥品價格太過昂貴,價格超出它本身的價值,不符合市場規律。原產藥品固然佔有技術優勢,但是科技是屬於全人類的,不該被一部分群體全部壟斷,用來謀取私利。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仿製藥廠被查封,僅有的藥數量有限,而且價格高昂,但程勇仍舊將藥價降低到500元賣給病人,每月賠進去數百萬!這一次,他不再地為了掙錢,而是救人。他說,就當把以前掙的錢都還給大家。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商人逐利,然而,大商之道,富國富民,胸懷坦蕩。曾以走私發家的程勇,遊走在灰色地帶,觸碰法律的底線,又堅守心底的慈悲,竭盡所能幫助別人。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這種矛盾的人格設置讓主角的形象鮮活立體,如同每個人心中的‘善惡’兩面交鋒,秉持最基本的原則,在‘惡’的基礎上,‘善’也能開出花來。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影片中從頭至尾貫穿的病友,他們通常帶著一層又一層口罩,驚慌瑟縮,是家人的拖累,與健康色社會群體格格不入。可是每一個得了絕症的人,都在努力活著,比正常人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在最後的長鏡頭中,逐次取下口罩,像掙脫疾病的牢籠,目送‘藥神’離開,卻不再困窘絕望。

評《我不是藥神》:貧窮,真的是原罪嗎?

善良和良知,的確不能當飯吃,可是沒有善良和良知的人,就真的能安心生活嗎?對於所有人來說,最終救贖我們的,是善良和底線,而不是金錢。窮或許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困苦艱難,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放棄生活的理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