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三月,工信部出臺一系列數字化新政

危機就是機遇,關鍵在於化“危”為“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發生以來,客觀揭露出我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不足的短板,也公正考驗出我國數字產業的韌性,以雲辦公、雲教育、雲理財等為代表的新業態逆勢上漲。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在國家層面會議提出,加快新基建進度,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

春風三月,工信部作為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的主要機構,出臺一系列數字化新政,力推5G、IPv6、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進度,公佈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使它們協同發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2019年規模預計達3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5.4%,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5G

工信部3月24日發佈《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持續加大5G技術研發力度、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組織實施等五方面十八項措施。預計年底,全國5G基站數將超過60萬個,實現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5G是新基建“領頭羊”,將進一步加速萬物互聯,提升數據資源增長速度,與其他新基建形成聯動,開啟2020年數字經濟發展新局面。中國信通院預計,2020年到2025年,我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間接拉動經濟總產出達24.8萬億元。

IPv6

工信部3月23日發佈《關於開展2020年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加快提升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持續提升IPv6活躍用戶和網絡流量規模。按照計劃,2020年末,我國IPv6活躍連接數將達到11.5 億,IPv6網絡性能與IPv4趨同,移動網絡IPv6流量佔比達到10%以上;全面擴大數據中心(IDC)IPv6覆蓋範圍。

從某種角度而言,網速就是生產力。IPv6將與5G一起,進一步提升我國網絡速度與質量,加快數據資源增長。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我國已在2019年首次從中央層面明確數據是生產要素。2019年研究顯示,我國2018年約產生7.6 ZB數據,2025年將增至48.6 ZB,已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和全球數據中心。

工業互聯網

工信部3月20日發佈《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我國將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完善產業生態佈局、政策支持力度等六個方面入手,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工業企業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助力工業協會、主管部門重塑產業鏈,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支撐“兩個強國”建設。中國信通院測算,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2020年將達3.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同時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

工信部3月19日發佈《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為支撐,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培育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助推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實現復工復產,增添發展後勁,提高發展質量。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該方案不僅推動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還將帶動數字化服務商發展,加快我國“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步伐,開拓數字經濟新藍海。

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

工信部3月26日發佈《關於公佈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名單的通知》,經各單位推薦、專家組評審、網上公示,最終確定200個項目為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積極推動其應用推廣。其中,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90項,民生大數據創新應用70項,大數據關鍵技術先導應用20項,大數據管理能力提升20項。

一批數字化轉型企業、數字化服務商、大數據融合應用項目和大數據技術隨之脫穎而出,被確立為全國性標杆,為國內相關機構競相學習、看齊、超越而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從而合力推動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按照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我國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2020年將突破1萬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