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為“媒”、“雲”為臺,邯山區桃花節助鄉村振興“繁花盛開”

賞桃花詩、品桃花粥、看旗袍秀、觀攝影展……4月5日,“花開萬樹 桃‘醉’一生”2020年新邯山首屆桃花文化節在南堡鄉萬畝桃園啟帷。桃花盛開的田園美景與文化創意活動相互交融,以“線下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為觀眾展現。這些美景不僅在桃園裡能欣賞到,從手機直播中也照樣可以欣賞得到。

針對疫情期間不易人員聚集的實際,該區特推出了“雲賞花”網上直播和VR全景展示。在邯山手機臺推出了“‘醉’美桃花源 邯山雲賞花”視頻直播,通過主播帶你走進桃園賞花,讓觀眾開啟“網上賞花”模式,身臨其境,並參與節目互動。同時,通過VR360度全景展示,讓市民不出家門就能欣賞到各個角落裡的桃園美景。僅通過網絡直播參與人數就達3萬餘人。

邯山區是鮮桃種植之鄉,早在趙國時期邯鄲城東就有大面積種植鮮桃的歷史。近年來,該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化“2+2+N”鄉村振興空間佈局,即在北張莊鎮西部突出“以水為脈、以綠為韻、以文化為魂”,打造渚河源鄉村振興示範區;在河沙鎮鎮以“集體經濟創業園、都市農業精品園、鄉村文化大公園”為目標,打造小堤鄉村振興示範區;在代召鄉規劃建設萬畝花海,在南堡鄉規劃建設萬畝桃園,建成景色優美、遙相呼應的城郊生態旅遊目的地和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示範區。其他有條件的鄉村堅持“一村一品”,走出一條星羅棋佈、村強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萬畝桃園一期建設涉及北寨前、北寨張、崔曲等6個村,現有林果種植面積12091畝,二期規劃發展到2萬餘畝,已完成相關報備工作,主要依託萬畝桃園、邯磁渠、邯肥渠“一園兩渠”,提升果品產業發展動力;探索建立“村集體+企業+種植大戶”集體經營模式,採取入股、返租等方式,形成龍頭帶動效應,激發廣大農戶種植積極性;開展招商活動,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融合,優化果品產業結構,實現以鮮桃為主的果品產業在品質、品牌、效益和產業融合方面的提升,建成集林果種植、苗木繁育、深加工、冷藏儲存、觀光旅遊、農耕文化體驗、休閒養生於一體的南堡鄉趙王仙桃經濟林果生態公園和田園綜合體。

正在給桃樹授粉的於君星是北寨前村的種桃大戶,他介紹說:“南堡鄉位於漳河故道,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適宜的氣候,加上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讓南堡鄉桃子品質上乘。萬畝桃園核心區域位於北寨前村,總佔地21246畝,涉及北寨前、北寨中、孫莊、趙莊等10個村莊,種有百香露、春美、紅不軟、趙王仙桃、滏陽紅蜜、大久保、北京十四、秋紅、萊山蜜等10餘個桃品種,實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定價,培育出了趙王仙桃等系列品牌。這次辦桃花文化節,讓南堡鄉桃的知名度更高,對今年的果品銷售及相關產業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邯報融媒記者 安志宏 通訊員 韓豔萍 魏曉光

花为“媒”、“云”为台,邯山区桃花节助乡村振兴“繁花盛开”

原文地址:http://www.handannews.com.cn/news/content/2020-04/08/content_8130164.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