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對話」沒有規則感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迷失

大小星球:讓學習變得很好玩!

一個為忙碌家長服務的兒童教育品牌

星球君說:
上週五晚8點,大小星球在淘寶上為大家做了一場很特別的直播,主播1號是大小星球的創始人非非,主播2號是另一位事業有成的美麗女性——跨國諮詢公司的合夥人小V。

小V的公眾號“和vicky一起發大財”有30多萬粉絲,其中有不少是80後90後年輕時尚的媽媽,跟她一起探討有趣、精緻和有格調的生活。

「星球對話」沒有規則感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迷失

在直播當中,主播1號和主播2號不辱使命完成了帶貨的重任,但同時又慷慨地為大家帶來了很多職場、教育相關的乾貨內容。而我們的“星球對話”欄目也會之後也會不斷請到有意思有見識的嘉賓為大家分享對教育對人生的思考。

今天,星球君就為大家截取了最精華的一段,也是對父母來說特別有啟發的一段對談。

Q.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最重要的影響體現在哪裡?

非非:我覺得我們現在教育裡面很缺失的一點就是價值觀教育。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大家也很喜歡去探討原生家庭的教育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而我們家是一個價值觀教育特別嚴格的家庭,我的父母會給我和妹妹設定一些底線,這些底線是絕對不能碰的。

比如說我們以前討論過說”有沒有被打過“這個話題,我從小到大因為成績好一直是眾星捧月的狀態,只有一次被打的經歷,那次是因為我撒了謊,違背了誠實這個底線

當時是教師節,我買了個比較貴重的禮物送給喜歡的老師,花的是自己的錢。可是沒想到賣禮物的小賣部老闆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我媽,我媽回來就問我是怎麼回事。我不知道為什麼鬼使神差地就否認了,結果我媽非常生氣,動用家法把我狠狠地抽了一頓,還把我關進了小黑屋,這是我唯一一次被體罰的經歷。

我們家最關注的是你要如何尊重老人,怎麼跟周圍人相處,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會從小培養。所以當時被打,其實是一次很強的價值觀的灌輸。對我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長大之後,我都儘可能保持真誠的本色,儘量不撒謊。

我已經做了好幾年教育了,就一直在不斷思考什麼是好的教育。打個比方,好的教育跟牧羊犬看羊很像,就是你不需要事無鉅細地去看著孩子,要抓重點

牧羊犬的作用是把握好方向,如果方向偏了,那就想辦法去調整一下。這裡的方向其實就是價值觀底線,而除此之外,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讓他自己去探索,去試錯,去冒險。孩子的自信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所以,我後來從特別火的一個行業跳出來,決定自己創業,跟我媽的教育很有關係。她特別願意信任我,而這種信任給了我充分的安全感,讓我不會計較那麼多,患得患失,怕這怕那。我做任何選擇的時候,家裡人都會很支持我,甚至一些事情在當時看來真的是在冒險。

安全感如果很充足,孩子也會具備足夠的同理心,會願意去分享,去關注別人,如果有這樣一種人格,那麼他進入職場之後,跟同事的關係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友好。

「星球對話」沒有規則感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迷失

我們大小星球現在也正在開發的一種針對0~3歲的孩子的教育產品,不同於那種玩玩就算的早教,我們希望幫助孩子把一些底層的素養建立起來,尤其希望能幫助到焦灼的家長。

小V:我小時候可是經常捱打的,我父母要求比較嚴格。我小時候想象力非常豐富,經常自己能想象出好多場景來,代入感還特別強。

有一次我去小朋友家,正好她父母在,我就跟他父母說剛才我從2樓掉下去了,這個其實是我自己想象的,並不是要故意撒謊,就是覺得腦子裡出現了這麼一個情景,然後小朋友父母就問那你掉下去怎麼沒有受傷呢?

我說因為底下有沙子,然後我就拿著我的小水壺,坐在樓梯口等著,可是我完全沒有想到我自己編的這麼一個很普通的故事把那個阿姨說哭了。晚上那家的叔叔就來找我爸媽算賬,責怪他們沒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然後我爸媽就問我你什麼時候從樓上掉下去的,這時候,我知道已經覆水難收了,壓力特別大。為了圓這個謊,我就開始胡編亂造,一會兒說自己掉在沙子上,一會兒說有一個叔叔看見一會兒又說沒有人看見,前後邏輯就不對了,當晚就捱了一頓暴揍。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不敢再隨便說話了,我的一些想象力也被壓抑了。

後來有一次,我跟一個小朋友聊天,指著天上的雲,我說你看這朵雲像一隻大貓,那朵雲像一個白兔,還有一朵雲像小狗,但講到最後我叮囑她說你回去不要把這個故事跟你的父母講,因為我都是瞎編的。

父母這種不由分說的責罰對我的天性是有傷害的,我覺得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去區分故意撒謊和想象力豐富,如果撒謊對一個孩子毫無好處的話,他其實只是在發揮想象。這就不應該打擊他。

家庭教育其實跟公司管理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有很多互聯網公司是有紅線管理的,大小星球以後也可以用這種管理方式,就是我給你畫一條線,這條線你是絕對不可以碰的,一旦碰到就開除。但是如果你沒有碰,你在這條線內做什麼都可以。

我們做諮詢有一項叫risk internal management,就是內部風險控制,講的就是懲罰和自由要相匹配,小孩也一樣,你要給他足夠的自由,你也要給他足夠的懲罰。

非非:對,現在家長特別愛操心,覺得孩子什麼事情都要去管,去給意見。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經常抱怨孩子很耗費精力,我覺得根本問題在於她沒有把家裡的規矩設得特別好,也沒有很好地執行下去,如果能把這個規定很好執行下去的話,孩子其實是會更有安全感的。

舉個例子,這個朋友經常因為上學問題而跟孩子發生衝突,約好了7點半出發,送完孩子之後她還要上班,所以早上時間也特別緊張。

她嘴上跟孩子說你再不起來我就直接走了,就不管你了,這句話是有威懾作用的,但孩子很聰明,她會繼續跟媽媽博弈,看媽媽是不是真的會說到做到。

結果這個朋友確實出門了,但把車停在街角等孩子。孩子出來之後,看到媽媽的車,扭頭回去了。

我就跟她說,你完全可以直接走的。但朋友就說很擔心孩子缺課,遲到什麼的,我說這就是她晚起要承擔的自然後果呀,需要接受學校規則的懲罰。

不承擔後果,她就永遠學不會遵守規則。

這就好像我們國家的法律,講究的是“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家庭的管理其實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